第六十六章 刘裕VS桓振 (第2/2页)
没有进攻。 桓振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双方没有兵力优势的前提下,能挡住刘裕的进攻,无疑是大营提供了屏障,自然,也有他勇猛的作战。 将近两个时辰的战斗就如此草草收场,四处死尸,血流成河,这是他同刘裕最正面的交锋,让两人都体会到对手的强悍,在京口,这个一马平川,四周只有几座小土包的地方,同朝为官,确是死对头的势力将在此要分出胜负。 江中的战船扬帆起航,大营内的征东军打扫战场,当太阳当空照耀时,整个江滩上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对于这次的战斗,桓振还是吃亏在连夜到达京口,经过一夜的扎营,根本就没想到对方会来袭营,消息如此灵通,看来此地定是有通报消息的当地人,在紧张的修筑塔楼,四处派出巡逻的斥候后,整个营地方圆十里内的所有村庄之人被驱赶一空。 ............................................. 对于谢汪坐上谢氏一脉的族长来说,守成有余,确无锐气,做为家族中资格最老,威望最大的谢裒一脉,虽然在谢安一辈中成为分支,但都是一个祖宗的血亲是让谢府中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谢汪这人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尤其喜欢野钓,对于他来说,这把年纪,已经不用在为子女cao心,可自从当上族长后,便把爱好抛之脑后,虽然府中各院都有单独的管事,只需要在月底把开支报与总管,然后族长大笔一挥,银钱一发,各院的开销就算清账。
现在可不同了,他原先很羡慕谢琰坐在这个位置上,不但能在军中威风凛凛,回到族中,连他这个堂哥都要尊敬三分,当自己坐上这个宝座后,才体会到一家之主真不是这么容易当的,小半年来,战事频发,让他忙的焦头烂额。 刚刚有点起色,大夫人又过世,饥荒袭来,更是火上浇油,前脚不沾后脚地忙碌着,这时候,他才深深怀念起以前钓鱼的日子,几两上好的酒,加一碗煮熟的毛豆,悠然地在河边垂钓,自在悠闲。 晌午的日头刚刚过,他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兵庄,那里有最后两跺粮食,这可是赖以活命的根本,就在前脚刚刚踏出屋门的时候,谢钰同谢澹就从院中而来。 “叔父!这是要出门吗?”谢澹躬身问道。 “庄子里还有两跺粮食,让部曲赶紧运进府中,要是让外间知道,指不定有多少贱民前往讨食,先保住各院在说。”谢汪摆摆手,让兄弟俩免礼,手捏着下巴上的山羊胡说道。 谢钰眼睛眯下,沉声道:“叔父,小侄接到楚王的任命,明日便要南下晋安郡,今日前来,是想同您商量件事!” 谢汪“嗯”一声,看看外面的日头,点点头道:“有啥事就在这说吧。” 对于谢钰,谢汪一直很喜欢这个侄子,虽然从去年开始,这个不安分的子弟四处惹是生非,但确赚到了大把名声,连府中都跟着增光,现下对方已成人,而且,是府中唯一掌握兵权的子弟,新近又逢丧母之痛,气度和神色都沉稳了许多,带兵前往晋安郡,刚好能避避风头,让朝中那些屁颠屁颠正亲近楚王的宵小之辈安宁点,倒也不失去为好办法。 “叔父,朝中局势不稳,四处又在闹着饥荒,小侄前来是想把族中未成年的子弟和长辈们带到剡县安顿起来。”谢钰说明了来意。 拽上二哥,无非是想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晓之以理,让谢澹也深感有理,众所周知,眼下主要的战事就集中在建康周边,楚王的能力,一时半会也是弄不清楚对方的实力,到底有没有能力扭转乾坤,也是很多清明之人还在观望的理由。 谢汪点点头,神色有些安慰,说道:“剡县处在山中,久闻其富裕,又是贤侄的封地,此方法甚好,晚间便召集族人商议,如何!” 谢钰,谢澹俯身拱手道:“谢叔父!” 谢汪拍拍这个侄子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小小年纪,就要扛起这份责任,真是难为你了,此次前去晋安郡平匪,万事小心,不可同桓氏走的太近,明白么!” 谢钰知道族叔在说晋安太守桓石生,点点头,心里确有些愧疚,不知道日后族人知道他在台北郡的事情,会作何感想,但此事重大,又不得不隐瞒,只是低着头,心中涌起歉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