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封禅典礼 (第2/2页)
重重叹息一声,只能好言相劝让他们配合一下了,也不知能不能劝动他们。但此事陛下以应允,此时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诺,陛下圣明,此事臣定当为陛下办妥。” 朕统六国,封禅祭天乃天下大事,恐六国余孽行刺捣乱。 王贲:陛下还请放心,封禅之事不可有失,保卫陛下,防止六国余孽破坏封禅大典,是臣之职责所在,臣已命王离戒严泰山,但有擅闯者格杀勿论,但恐有歹人提前埋伏,臣已有布置,确保陛下封禅之行顺利。 嗯,办事如此妥当,不愧是征战多年的将帅之才。 几日后,秦始皇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共70余人到泰山下,商议封禅典礼。 儒生们一向不满始皇帝的一系列统一政策,加之帝国一统天下之后朝堂居然没有他们的位置而心生怨念,在商议封禅一事开始了各自的荒唐表演…… 陛下,封禅大典,事关天下,自轩辕黄帝伊始传下,皆有大功德之主方可行封禅之礼,然陛下虽一统天下,天下黔首颇有异议,且有暴君之名传颂,陛下此时行封禅大典,是否有失妥当? 此言一出,顿时有人跳出来唱双簧:张博士此言差矣,张博士乃山东大儒,岂可轻视陛下之功?陛下一统六国,自诩功盖三皇得兼五帝,有如此气魄自然有行封禅之资。 这话说得,陛下自诩,这不就是在讽刺嬴政自封自颂自己的丰功伟绩么? 众儒士—众附和,对呀,始皇帝对天下有大功自行封禅之礼。 张博士无言。 开玩笑,要是此时反驳了,那他们这一群人来此的目的自然也不能达到,他们不承认始皇帝嬴政的地位,又不想被处死,因此众人都打算先杀杀嬴政的锐气,再出一堆馊主意,出工不出力,想彻底搅黄嬴政的封禅大典,使之成为天下笑柄。
嬴政听到众儒生之言,顿时气得脸色铁青,但儒家学派掌握天下大部分有学识之人,且以礼为核心,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各国凡与大事,大多由儒家之人策划典礼,且儒家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天下礼仪也以儒家为主流,如此大事,就暂且看看这些人到底能搞出什么把戏。 见张博士不说话,又以为儒士站出来:陛下行泰山封禅之事,当以泰山草木为天下黔首,泰山之行,陛下若乘坐车辇,难免损伤封禅圣地草木之精,需徒步而至,如此也可表陛下心诚。 陛下,周王封禅至今也有数百年之久,可命人,在山顶修筑祭台,取草做席,陛下可赤足全程,以表赤诚之心,行至祭坛而跪祭于天,辅以贡品。 陛下,封禅祭词,可日:秦强而治天下,此乃弱rou强食,顺天地法则,承奉天命,自封始皇,功盖三皇,得兼五帝,天下莫敢不从之,收归天下治理之权,可镇万世起义...… 如此,天下黔首自当不敢有所抗,可保大秦万世基业。 嬴政的脸色随着一众儒士的“出谋划策“之下越来越难看。 一众儒士越说越离谱,前有人言不可伤及泰山草木,后有伐草而做席;前有反对乘车辇而行,后有赤足以行全程;至于祭词,更是讽刺始皇帝自诩与三皇五帝比肩不过是德不配位的自我意yin之举。 秦治天下不行分封,触犯旧贵族之利益,而儒生,尤其是大儒多为前六国仕族、权贵,更是嘲讽始皇帝以秦之强权镇压天下之举。 淳于越,听着众人所说,觉得不愧是我儒家之集大成者,所言皆有理有据。全然不知此时始皇帝嬴政的脸色有多难看,他也全然没有觉得这群同僚们说的话有什么问题,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就是事实……。 赵高见状也一阵皱眉,心想,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迂腐之辈,怕是不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看来淳于越这老货要在告老还乡之前还要带走这些人头了。 李斯见状,有心出言阻止,但被始皇帝拦下:“李斯勿言,朕倒是想看看他们能说出个什么花来。” 陛下如今大秦统一之初,天下犹有不稳,《封禅书》曰:“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今陛下之功尚可,然无天降祥瑞以示大秦,封禅之事当容推迟。 好家伙,你们自己一伙人把主意都出了,最后来个一票否决,简直是秀啊。 嬴政是在看不下去这帮秀儿的cao作,大怒道:“够了!汝等莫不是以为朕如此可欺?真以为朕不敢血洗尔等不成?朕请汝等共商大事、以礼相待,汝等竟如此不知进退。” 陛下,吾等岂敢,今天下皆为大秦所纳,我等如今亦是大秦子民,今日,吾等竭尽心力为陛下分忧,岂可如此说?陛下虽为天下之主,然吾等皆儒家大能,虽不如陛下地位之尊崇,但陛下如此污蔑吾等,是否有所过之? 好家伙,这个时候还不忘怼嬴政,甚至反扣帽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