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序列_第九章 地下城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地下城危机 (第2/3页)

为这样,这个专家才没有受到侵蚀。

    但是这个秘密确实不能公开,一旦公开,恐怕不用这个物种入侵,人类就会因为这份样品陷入‘内乱’,而若是公开了真空能使那种诡异生物休眠的秘密的话,那也就等于暴露了天谕掌握了一份样本,帝盟一方绝对会为了得到这份样本而不择手段。

    而且,有些事可做,有些事不可做,既然帝盟一方决定了要做,那就应该付出代价。

    更何况,帝盟千年来,不论是之前在地表,还是进入地下城这二百余年时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际社会的捣乱,和阻止人类的团结。

    若是,地下城发生战争,引发的动静,足以暴露地下城的存在,到那时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拯救人类。

    毕竟,在天谕国高层看来,这种诡异生物迟早都会入侵地下城。

    就算是公开了这个秘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藉此,剪除那种变异生物带来的危机。

    天谕国虽然掌握了一份样本,但直到一年多之后的现在,天谕国也不敢动它,因为这玩意一旦被激活,后果就是整个地下城都会陪葬还会迅速扩散到其它地下城。

    普罗米本想联系天谕国方面,想要得知更多关于地面的情报,但是当他在天谕国大长老口中得知,往来通道已经被封了,而且己方也确实没有更多的相关情报。

    普罗米一脸失望的神色,他不知道天谕国这是哪根筋不对了,居然还连通道都封闭了,这是打算闭关锁国吗?

    他当然不会傻傻地认为:天谕国是真的只是单纯地打算闭关锁国。

    倒更像是在防范什么东西一样,想来应该是那种诡异的不知名生物吧,不过想来,那玩意确实可怕。

    看来天谕国封闭通道,是天谕国在防止地面上的那种鬼东西,侵入地下城而做出的举措。

    普罗米原本以为,天谕国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地面上那些诡异生物的资料,原本想拿出点东西再加上威逼利诱的方式与天谕国交换的。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天谕国长老会明确回复:“对此我们也没有掌握到多少有用的资料,目前为止我们对那种东西所知有限,并不会比你们知道的多多少。

    我们秉承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警告过你们,不要过早探索地面,你们执意而为,我们也只能对我们自己的安全负责,你们耗子尾汁吧。”

    普罗米知道,天谕国在国际社会中一直都很有影响力,而且它们在国际上也很有信誉,很多国家,包括自己的小弟对其也很信服,只是碍于自己国家强权才不得已与西洛国交好而已。

    所以他知道,在这种事情上,天谕国也没必要敷衍自己。

    看来……这玩意,是真的有点棘手啊,天谕国也不见得比西洛帝国弱,但他们都直接封国了,断绝了与参与地面探索计划的国家断了来往。

    看来……天谕是真的很担心,担心己方阵营因为过早探索地面而引发的某种不可控的危机,牵连到它们的阵营,甚至是全人类的生死存亡。

    他不知道的是,天谕国仅仅只是为了给自己多争取一点时间而已。

    它们不仅自己开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还把其庇佑和交好的国家拉到一起共同应对。

    普罗米不得不佩服天谕国的做法,那玩意太危险了,他瞬间就想到了那种东西要是侵入地下城的后果。

    天谕国领导层的高瞻远瞩,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虽然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但是通往地面的通道已经打通。

    一旦让那种诡异的生物发现了地下城,那么后果简直就是可怕,他自己都不敢想像,要是自己遇到那种鬼东西,自己要怎样才能逃掉。

    想到这里他愈发地害怕,他是真的害怕那种鬼东西,真的像自己想的那样入侵地下城。

    罗斯,罗斯,你在办公室吗?在的话,就给我滚过来!普罗米拿起电话大喊。

    西洛国的副总统,其实相当于总统的综合问题处理执行官,换句话说就是他的秘书,很多总统下达的命令都需要他去执行。

    总统办公室的电话,说白了就是个双向传声筒,只要一方拿话柄就可以直接说话,另一头也不用接就能听到声音。

    罗斯此时也正在发愁,他也知道地表上发生的那些种种可怕的事情,联想到天谕国的做法和他们的警告。

    他觉得,天谕国做得很对,虽然国家层面上,双方是处于对立状态。

    但很明显这件事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走向,那种诡异的东西,只要没有上百年脑血栓的人,在见到其不可思议的诡异之后,都不会觉得自己有抵御甚至消灭的办法。

    虽然天谕国的做法不一定有多大用,但能拖住那种东西一段时间也是明智的选择。

    他自然是知道天谕国当前的状态,虽然有庇佑的很多小国家还算在内,但是那些小国家的地下城也是天谕国建造的,所以其实那些小国家说是国家,但他们早在入驻地下城之时就已经是依附关系了。

    所以目前天谕国的状态,说穿了是闭关锁国也不为过,但是偏偏这个时候面对未知的危险,它们确实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