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上兵伐谋 (第1/2页)
前线的大败让秦国举国哗然,朝堂之上更是争论不休,话题都在围绕着是战是和 相国景瑱领着半数以上的大臣都为主战派,大有不灭栎国不罢休的姿态 景瑱分析道“秦国在灭栎战役中投入过多资源兵力,若是无功而返,岂不是白白损失了数万大军以及无数钱粮?况且国中尚可出兵二十万,各家宗门也并未损伤元气,优势依旧还在秦国,何来议和之论?” 主和派的为政部领袖良雏,听见景瑱的分析,只觉荒谬,他笑道“正是因为损失了数万兵马,所以更应该议和,若继续打下去,再生变故,那秦国才是得不偿失,在未能一举灭一国时,该采取稳固发展,伺机而动才是上策!” “呵呵,还未出兵,良上卿便觉得会有变故,如若退兵,那势必打击国人意志,届时又该如何?我军本已占据栎国近半土地,议和?哼哼,你让我前线将士的血白流吗!”景瑱指着良雏厉声喝道 秦王着一身玄色冕服,上冕九毓,中单素纱,红罗襞积,革带佩玉,大带素表朱里,两边围绿,上朱锦,下绿锦,大绶有六彩,小绶有三色,有三玉环,黑组绶,白玉双佩挂左腰侧 端坐于高台王位上的秦王景暄无不散发着肃穆威严,看着自己的相国和政部上卿争执不休,于是出声搅合“战于和都有利有弊,太子意见如何?” 听见父亲问话,景琰方首次开口,他一一施礼笑道“诸位大臣的意见都是为了秦国,各有道理,我之不才,胸有一言,且说予诸位听听” 景琰踱步于大殿之上,举手抬足间尽显英姿贵气,他道“当下形势为我军新败,虽国力尚存,然也不可盲目再战,因为未知事物谁也不得知晓” 见相国欲开口反驳,景琰抬手让其稍安勿躁,又将目光转向良雏,道“而议和一事虽为上策,但我大秦男儿的血不可白流,合该再遣大军北上,使上将军以小战威慑栎国,彰显我秦灭栎之决心,随后另派使者往栎国议和,索要土地,赔款,我秦在栎之主权” “栎国盘踞北地数百年,根深交错,一朝灭其国已不可能,当循序渐进,将其蚕食,此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也” “彩!” 景琰的策略引来朝堂之上一片喝彩,饶是一向主战的景瑱也不由得认同景琰 而秦王景暄赞赏的点了点头,对于自己定下的继承人颇为满意,他笑道“太子之策即刻执行,由军部再遣大军十万北上。另议和内容再加一条,寡人要公良省的人头,方可放过栎国” “我王圣明!” 大战过后,公良省深知栎国急需一条防御线,以免秦国再次攻入栎国腹地 栎国的军队被分为六大营,每营两万余人,以东至西分扎于宁城,西河镇,云阳城,定县,兴泰镇,戴县六地。总有四百余里,各设烽火台,只要有一处被攻打,至少会有两处的兵马能及时支援 云阳城作为总营所在,更是被公良省短时间内造出了第一防御工事 公良省剑走偏锋的将护城河水尽数放走,于内置大量削尖的鹿角木和竹片,上方盖有大量皮革迷惑敌人,城外也多设陷马坑。城内也有着充足的檑木滚石,火油,塞门刀车。城墙增高外更是在各处放置了重型巨弩,城楼投石器,专门防御修士以及敌军大型攻城器械 就在今日,公良省唤来羊宪,斛商,樊虞三人交代事宜“自秦军战败后,已有月余未有动作,老夫领兵时日过长,该入王都述职,以免大王疑心” “老师,你为栎国出生入死,贵为定平侯,大王贤明,岂会对你放心不下?”樊虞入朝十六年,算是看着栎王一步步袭承王位的,他自认为自己的老师过于谨慎了 公良省看着樊虞,幽叹道“正是老夫贵为定平侯,所以要更加慎重,自古君王,有那一个能放心别人手握军权长久在外的?” 公良省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看透世事,他道“老夫一辈子都是为了栎国,可我若说赤胆忠心,大王未必会信,这是君王术” “师兄,对于你入王都一事,我心不安,还是我随你去罢”羊宪身为修行中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事物,始终有着自我感觉,让公良省一人回去,秦军又在外虎视眈眈,又有两个实力强悍的宗门老者,他怕有什么变故 “我就知晓你会如此”公良省点了点头,向斛商抱拳笑道“我与师弟回去述职,这云阳一线的防御便拜托先生了” “老帅且去,此处分布着各宗修士严加把守,我也准备于城外布置阵法,定不教秦贼进来半步”斛商抚着长须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