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_第102章建奴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建奴来了 (第1/2页)

    现在的宽河,并不是宽城县,并没有县级建制,也可以说是过了长城以北,都是宽河的地盘,这里的地形相对简单,海拔在三百至四百米之间,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超过一半。

    如果是其他人并不了解这里,然而刘明遇在后世参观过承德,听导游讲过这里,这里的铁矿有三十多亿吨,比如说优质的石灰岩,这是生产工业水泥的主要原料,储量是十多亿吨,除了钢铁和水泥,这里更有着高品位的焦炭和煤炭,另外还有高岭土(瓷器的主要原料)

    这里不仅仅可以开垦出大量的良田,这里有相对集中的矿产地带,这是一个理想中的发展基地,刘明遇此时的系统中,有着大量的技术书籍,这些书籍可以购买兑换成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开采铁矿、发展工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发展起来。

    至于说,建奴入侵。

    刘明遇还真没有担心这一点,在历史上的同时空,崇祯四年发生大凌河之战,接着是吴桥兵变,再后来直到五年后的崇祯七年,这才发起第二次入关。

    也就是说,刘明遇还有五年的时间可以发展自己。有五年的时间,刘明遇足够把刘家军建立成一支能攻善守的正规军,同时,刘家军的装备可以换上一茬,哪怕是不接受的朝廷的一点支援,刘明遇有足够的能力扛住建奴的进攻。

    陈天泽苦道:“将军,咱们刘家军也隶属于天雄军,只怕朝廷不会允许在宽河设立一镇!”

    陈天泽说得没错,别说是宽河,整个辽东现在大明已经放弃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连山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都放弃了,想要单独设立一镇,基本上不太可能。

    除非……可以影响朝廷的决策。

    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刘明遇还真没有什么能力干涉崇祯的战略决定,就算崇祯可以被忽悠住,但是崇祯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权力,文官们肯定会激烈反对。

    现在刘明遇也没有好的办法,他虽然有系统,但是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崇祯无法单独开设一镇,真正的原因其实还是利益。

    大明的文臣集团与辽西军事集团,已经结成了真正的利益联盟。朝廷给关宁军步兵每个是一两四钱银子,粮食是五斗,骑兵略高,每个月是一两六钱,当然也有一两八钱银子的,综合下来,一个士兵就是19两二钱银子,外加六石粮食。

    这只是正军饷,每年就是二百八十八万两银子加九十万石粮食,另外养马每天十斤草料,外加豆三升,折钱是三分或四分银子,一年下来需要每少十一两银子,还有军服铠甲、兵刃,一年下来怎么也要十二两银子。

    也就是说,养活一个骑兵,一年最少需要四十两银子,当然这是字面上的银子,事实上,这些军饷,还没有出国库,就漂没三成,到了兵部再漂没两成,名义上一年耗费七八百万两银子的关宁军,一年到手的实际钱粮是四百多万两银子。

    现在如果单独开设一镇,哪怕刘家军这样人马只有一万余人的军镇,那么也需要给二三十万两银子。

    关键是这点钱,还要被文官贪污将近一半,刘明遇也不干。

    此时的军部,确实是被刘明遇当作永久式的基础来经营。在军部的中庭后面,也就是原来的后院,靠近刘明遇卧室的地方,刘明遇让人规划出了一百七八十平方的小花园,开始移植一些花卉。

    除了这个花园,还有一个占地约二三百平方的池塘……

    除了花园和池塘,军部之中最下功夫的地方是这里的浴池,刘明遇是一个非常喜欢泡澡的人,以前行军打仗没有条件,在个军部,他让工匠们用石块彻了一个约一百五六十平方的大池子。

    就是按照当初马兰峪的守备府,一样的构造,有十六口大锅专门烧水,用木槽拼成了水槽,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刘明遇还准备用瓷砖铺设浴池呢。

    也不知道哪位建奴抢了足足六大车的书籍,什么诸子百家,乐府诗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一应俱全,尉缭子、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略、吴子兵法、战国策、纪效新书等等,刘明遇把这些书单独成立了一个图书室。

    当然,这并不是刘明遇私人的书房,而是成了教导局的公共图书室,除了教导局以外,像医护局更是成立了一个占地约七八亩地,修建了大量的病房,全部都是一面三间的那种样式,每三间房子可以铺八到十张床。

    仅仅病床就准备了六百多张,在宽河城被解救的百姓中,有郎中二十几人,他们全部被吸纳为了医护局,此时的医护局不再局限是一个只能救治跌打损伤的外伤医院,同时,也开始了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保健室以及外伤室共计七个科室。

    整个医院的规模甚至比整个军部更大的战地医院,这些房屋都是用之前的旧房子改造的,这些房屋都是当初建奴士兵居住的房屋。

    刘明遇还命令军务司开始调查周围的土地情况,哪些可以开垦为耕地,哪些可以作为草料场,还有森林的木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