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两线作战  (第1/1页)
    此次与楚国交锋,赵盾心里是酸楚的。他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敢与楚国开战,因为自己害怕被楚国打败。    西线秦军来犯又怎么了?又不是没有防务力量,秦军也远没有楚军那么厉害,值得你将已到郑国北林的军队都撤了回来?    以西线秦军来犯为由撤军,那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    但这个借口必须要借到底,因为自己必须防备国君对自己任何一丝的不满意。    是的,此时的晋灵公已经18岁了,他很想亲政了。最多还有2年,20岁冠礼结束后,他就亲政!    他不喜欢赵盾,或者说他恨赵盾。    孩童时的自己被母亲抱着,母子俩在赵盾面前哭泣哀求的场景,已经成为晋灵公挥之不去的阴影。    晋灵公最希望的就是赵盾犯错,只要你赵盾犯下大错,那寡人就要想办法收拾你!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列国诸侯中,晋国国君的权力是很大的,这个很大是相对于其他诸侯而言,我们在讲赵盾改制时会讲到。    反正现在就是,别看你赵盾是中军元帅、晋国执政大夫,但再怎么着也是受制于国君的。    晋灵公开始要权,开始展示自己的存在,开始对赵盾执政的不满。    这便是赵盾不敢犯错的原因,这便是赵盾不敢在北林与楚军直接开战的根本原因。    那就这样撤军了,便不犯错吗?这个倒真不犯错。    因为赵盾有理由,西线有秦军来犯。而且,撤军的命令来自在绛都的晋灵公。    对赵盾来讲,在中原打楚国风险很大。但在西线打秦国,赵盾信心满满的。    本来,秦国与晋国因为士会回国总算实现了短暂的和平,晋军要去中原走一走,必须消除西线来自秦国的威胁。    但现在秦国貌似消停了,但这种消停是自然产生的,并没有用盟约的形式给确定下来,所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解决西线之患,晋国必须与秦国结盟。但晋国主动去要求和秦国结盟,那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至少大失晋国面子。    赵穿出了个主意:与秦国先交交手,然后两家坐下来谈。    具体办法也很简单,不是直接与秦国交战,而是讨伐崇国!    崇国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早在夏、商朝时期便存在了,最早是由尧帝封给鲧的,具体在崇地,即今天河南登封市嵩山附近。    商灭了夏后,崇国被迫西迁去了关中,具体约在今天陕西西安市户县一带。    西周部落崛起时,崇国便被西周所灭,我们在看《封神演义》时知道有一个崇黑虎,那便是崇国国君崇侯虎之弟。    崇黑虎骑一头火眼金睛兽,携一只铁嘴神鹰,率三千飞虎军的那位,给姜子牙率领的周军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这当然是神话传说,但也是中华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封神演义很多人喜欢看,与西游记、聊斋志异、搜神记、山海经等一样,这是经典的神话了。    当然,因崇国而生的崇氏,是中华姓氏文化中崇姓的渊源之一。    赵穿说要讨伐的崇国,其实已经是不存在了,但崇人部落还是存在的。    此时的关中一带,已经由天子周平王封给了秦国。所以如果崇国仍旧存在,那也一定成了秦国的附庸。    赵穿的意思就是,讨伐离晋国相距较近的崇国,那秦国必定会来救援,然后晋国借机与秦国讲和。    这既人为地制造起了一场西线战事,又及时解决了问题,从而掩盖了赵盾率晋军主动从中原的北林之战中撤退的尴尬。    赵盾大喜。于是,公元前608年秋,晋军讨伐崇国。    崇国当然很轻易被强大的晋军给侵入了,但令赵盾意外的是,秦国根本对此无动于衷!    也就是说,秦国根本不给赵盾任何面子,没按赵盾设想的方案行动。
    这对晋国来讲反而成了真正的麻烦。因为本来秦国与晋国已经和平了一段时间,现在晋国又主动挑起了战事。    秦国虽然此时不予理会,那总有一天会来报复的。    秦国的报复第二年便来了。史公元前607年,秦军大举入侵晋国,攻占了晋国的焦邑。    这正是赵盾之所以在北林仓促撤军的原因,赵盾从北林撤军后,便立即奔赴救援焦邑。    但秦军在焦邑烧杀抢掠一番后,即扬长而去,根本不与强大的晋军接触。    赵盾没有办法,部署了适当防务后再次撤军。    而中原的郑国那边,却是赵盾又要必须应对的。因为此时的郑国,已经向天下诸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跟着楚国混了。    如果让这种风气漫延,那陈国、蔡国、卫国、曹国等等中原诸侯又要倒向楚国。    这可不行,公元前607年夏,赵盾又组织了宋、卫、陈联军,再次讨伐郑国。    楚国又迅速北上,而且这一次是由令尹斗越椒亲自率军救郑。    楚国离郑国相对较近,就在郑国以逸待劳,等待晋国联军前来。    很显然,此时的楚国,一直想着与晋国来一次面对面的直接决战,以报当年城濮之耻。    但赵盾会对楚军开战吗?当然不会。    听说楚军又北上了,赵盾对大家说:“算了,我们不与南蛮子计较,撤吧。    斗越椒这种人,根本不需要我们去教训他,这种人狂妄自大,迟早要搞叛乱,最终肯定不得好死。”    哈,赵盾又撤军了。    反正这段时期,晋国给列国诸侯的感觉,就是这个中原诸侯联盟盟主当得很辛苦,到处救火,却总劳而无功。    而且,貌似很害怕楚国,不敢与楚国真刀真枪干一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