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永夜大劫 (第1/2页)
长安城,白日漆黑如墨。 整座城都裹在了漆黑的雾气之中,这场大雾黑得很反常,不是夜里光线朦胧的那种黑,而像是从天到地被倒满了浓稠的墨汁,黑得粘腻,即使打上灯笼也看不远,平时能照两丈的路,现在却诡异的只能照亮脚下一尺远,而如果不打灯笼,就是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 而且这场离奇降临的黑雾似乎不止能隔绝光线,还能隔绝五感,一尺之外,声不可闻,味不可嗅,身处黑雾之中,每个人的世界都被限制在了周遭一尺,一尺之外,完全不可察觉。 满城空荡,黑雾降临之时,能跑的都惊慌失措的奔回家中,或者躲进被子里瑟瑟发抖,或者跪在屋内向神灵祷告,以祈求这场透着妖异的黑雾尽早散去;没来得及回家的此时也不敢再跑,在黑雾中摸索了一阵之后只能趴在路边,以免撞到什么东西。 连狗都不叫了。 城西的稷下书院外,有一座青翠的小山,山下歪歪斜斜的木牌上,写着“庸峰”两个字。 登山道隐在一扇残破不堪的木门后面,说是门,其实只是用几根枯枝随意钉成的一个栅栏,高不过两尺,就这么斜斜的倚在登山道前,也没有上锁,经不起孩童的一推。 但是,破门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尘埃,看上去不知道有多少岁月没有被推开过了。 一个清矍的身影破雾而现。 这是一个脸庞枯瘦的中年人,看上去已经五旬往上,快要步入老人的行列了,但身板依然挺得笔直。 没有任何征兆,中年人突然就出现在了这里,只有黑雾的微微流动,显示着这个人是凭空而来,占去了原本属于它们的空间。 中年人在山脚下站定,将双手互握,举到眉间,然后恭恭敬敬的弯腰及地,朝着山顶的方向作了一个长揖,这才将手放到木门上,发力推动。 一阵轻微的咯吱声中,破木门非常缓慢的一点点被推开。 随着破门的徐徐开启,整座小山都开始颤动,无数的碎石、泥块从山上滚落下来,发出轰隆隆的闷响。一些飞鸟被山崩所惊,顾不得天空中仍布满黑雾,振翅从栖息的树枝上起飞,一头扎进无边的黑暗之中,有几只因为无法视物而不幸撞在一起,鸣叫着从天上跌落。 推开这座破门,就如同推开了整座山一般。 直到破门被完全打开,小山的颤动才停了下来。 中年人松开手,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调息了片刻。 推开这道不起眼的破木门,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恢复了一会儿之后,中年人再次将双手拱握到眉间,微微弯下腰,以这个恭敬的觐见姿势,缓步踏上登山道,向山上走去。 这座小山并不高,登山道却弯弯拐拐,台阶在山体后时隐时现。中年人一直保持着低头弯腰的模样,没有抬起头来看路,连左顾右盼也没有,但一直稳稳当当的走在登山道中间,当要拐弯时,总能提前调整步伐,显然是对这条登山道极为熟悉。 半柱香的时间之后,中年人走到了山顶。 这里别无它物,只有一个简单的草庐。 中年人在草庐前停下,认真的完成三拜九叩的大礼,站起身来说道:“老师羽化在即,学生特地来送最后一程。” 草庐内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听起来中气十足,丝毫不像生命将逝的样子:“很好啊,守己,你能推开樊笼,必定是已达一品,晋入夫子境了。” 中年人回道:“幸不辱命。” “好!好!”草庐里的老师似乎极为高兴,一连称赞了几声,“为师还要提醒你,我儒家修的是入世之道,个人修为的精进乃是末节,为生民立命才是大事,你既已经入了一品,当心怀万民,兼济天下,更加不可懈怠!” 临终前的教诲尤其珍贵,中年人再次长揖到地:“谨尊老师训导。” 老师依旧没有出庐,学生依旧没有进去。 “老师,学生心中有不解,请为我解惑。”停顿了片刻之后,中年人开口了,“老师明明寿元未尽,为何今天突然要燃尽命数,遮住长安城的天机?” “呵呵,不可说,不可说。” “学生斗胆猜测,老师身为儒圣,天地间没有任何事物能贵重过老师的性命,只除了混……” “噤声!”草庐内突然传出一声霹雳般的暴喝,仿佛有万道惊雷劈下,整座小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