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普通的家庭 (第1/1页)
我的父亲是高中毕业高材生,在当时那个大部分普通人都从未进过学堂的年代,父亲确实已经算是高知识分子了,听父亲说当时毕业后有政府人员让父亲去做官,可见父亲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是十分优秀了,但就是这样高文化水平的父亲,却在爷爷奶奶的安排下娶了完全未进过学堂的母亲,母亲因为没有读过书,很多东西都不懂,可以说除了种地啥都不会,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我的家庭。 因为爷爷奶奶当时也不算富裕,而且子女众多,父亲因为读书又是最后结婚,所以结婚后分家时分到的东西就少之又少,只能勉强够组建一个家庭,连住的地方都只有一个房间和简易搭建的厨房,分到的地也只有少许几亩地,种出来的粮食都完全不够一个家庭一年吃的,更不要说有余粮了,真的就是炒菜都不敢多放一滴油,都是用筷子挑,可见生活的拮据。 并不是父母懒,更多的原因是当时的大环境造成的,那时候还没有下海打工的说法,信息也比较闭塞,只有靠种地来维持家庭的生计,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变卖粮食,加之我所在的村庄交通不便,出村唯一的路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经常因为下雨而变得难以通行,每次雨天外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而且距离赶集的地方很远,每次赶集都需要走到十几公里外的县城,每次都得好几个小时。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父亲依然会在凌晨一两点便从家里出发,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挑着应季的蔬菜到县城里变卖,等到县城菜市场时天已经泛起鱼肚白,提前找好位置,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朔料袋在地上铺好,把当天需要卖的蔬菜摆在朔料袋上,等待着顾客的到来。 父亲盯着来往的顾客不断吆喝,父亲的吆喝声很有用,没过一会儿便有顾客应声而来,开口询问价格,父亲面带着微笑为顾客讲解各种蔬菜的价格,顾客嫌贵的话就开始了卖菜最精彩的时刻,讲价,你一句我一句的来回博弈着,良久后,终于商量好了各自满意的价格,父亲便拿出结婚时爷爷奶奶送的称,在顾客挑选好后称重,打包,然后笑着递给顾客后,顾客也把钱递给父亲后,父亲嘴上说着“下次再来啊”。就这样顺利完成了一次大家都满意的交易,等顾客走后,父亲便又开始吆喝起来。 这样的场景一直在持续着,父亲面前在蔬菜也在rou眼可见的减少着,等到下午天边泛起晚霞时,装着蔬菜的篮子也逐渐见底,等最后一点蔬菜递给顾客接过钱后,父亲就麻利儿的收拾好行当,然后墩身挑起蔬菜篮回家,等彻底离开城市的边缘后,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那是没有手电筒,只能点燃提前准备好的干竹子,供以照明用,在来回交换了几次竹子后总算到家了。
这样赶集的日子也不是每天都是,只能是隔三天才赶一次集,而且不是每一次赶集都有东西卖,毕竟土地没那么多,种的蔬菜卖完后就得等下一季蔬菜了。 在父亲如此不间断努力下,家里的生活条件慢慢得以改善,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很快家里增添了哥哥这位新成员,父亲的压力更大了,仅是靠种蔬菜已经不能满足家庭开支了,生活又回到了那个需要用筷子挑油的日子,生活还是那么拮据,甚至变得更加困难。 后来村里来了一批煤老板,组织村里人挖煤,工资也不算高,虽然比在家种蔬菜挣得多,但也充斥着相当的危险,父亲看到有样的机会,不顾奶奶的反对,就和大伯、三伯毅然决然加入到挖煤的大军中,成为了一名职业挖煤人。虽然工作很累,但至少有钱挣,足以满足家庭的开支,生活也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