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_第十一章:以酒论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以酒论国 (第1/3页)

    江寒一行人跟着田襄子来到了城门下,牵马步行。

    商丘城很大,和楚国的国都不相上下,是天下著名的商都。

    商丘地处淮泗之间,其周边历史悠久,唐尧兴起于成阳,虞舜在雷泽打过鱼,商汤曾定都于毫。

    到了殷商帝武丁之时,王子宋被封在这里,称之为“宋伯”,宋之名由此而来。

    到殷商灭亡,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将已经降服的殷人交予微子启,封之于商丘,亦称宋国,为公爵,这里就成了宋国的都城。

    城墙的西北、东北、正北三处分别开了一道门,往来的皂衣商贾、带剑国人、游士井然有序,不争不抢,颇有君子之国的风范。

    宋人喜欢穿白底深衣,上面是飞扬的黑色玄鸟纹,看上去神采奕奕。

    “田先生,有客来啊!”

    守门的宋国将军似乎和田襄子十分熟悉,隔着几步远就拱手行礼道。

    田襄子呵呵一笑:“我先生灵柩回乡,路过商丘,我出来迎接一下。”

    “可是阳城守义的孟胜孟先生归来了?”将军脸上一惊,急忙询问道。

    “正是孟先生。”田襄子回答道。

    “哎呦,快开城门,先生快请。”将军连忙叫开了城门,转头埋怨着。

    “田先生怎么不早说,孟公这等义士入城,商丘国人自当前来迎接,就是国君也少不了祭拜。”

    田襄子摆了摆手:“我墨家推崇节葬,不用大张旗鼓的,耗费人力物力,有心便好。”

    “墨家大义。”宋国将军称赞道,然后招了招手,叫来了几个军士。

    “帮田先生把棺椁送入府中。”

    田襄子没有推辞,感谢了几句就离开了城门。

    “宋国风俗犹有先王遗风,国人里多厚重君子,所以宋地虽无山川之饶,但民众却很少缺衣少食,颇能储蓄一些财物。”江寒感慨道。

    一楚一宋,明显能感觉出国家风俗的差异。

    周襄王九年的时候,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引得春秋各诸侯觊觎霸主之位,其中便包括了楚国的楚成王与宋国的宋襄公。

    他们二人互相不服气,于是便决定在齐国开会讨论此事。

    就这样,在周襄王十三年的时候,楚国、宋国、齐国的君主们一起在齐国开了场峰会,最终决定在这一年的秋天,由宋国召集诸侯大会。

    后来,宋国果然如约举办了诸侯大会,而楚、陈、蔡、许、曹、郑等诸侯国如约赴会。

    在这个过程中,宋国公子目夷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楚人一向诡计多端,便建议宋襄公带齐士兵武器之后,再去诸侯大会。

    然而宋襄公却说:“我是要去展示仁义的,而仁义是治天下的根本”。

    于是他轻车简从前往会场,希望通过自己的仁义形象获得各位诸侯的信任与支持。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宋襄公根本就没有机会到达会场,反而被楚国半路突袭,一举擒获。

    之后,楚国大举进攻宋国,幸得宋国臣僚尽心,将士拼命,这才没有遭遇亡国的惨状。

    后来鲁国出面做起了和事佬,这才让宋襄公有了回国的机会。

    回国后的宋襄公自然是不高兴的,于是便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一起去打楚国的小弟郑国,吓得郑国连夜派人去找楚国求救。

    楚国当然不能撒手不管,于是两国展开了一场大战。

    泓水河畔,楚军渡河时,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我们兵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