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节 (第2/3页)
也。”后汉书陈宠传:“宠为鲍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又应劭传:“辄撰具决事比例。”诸比字义并同。 〔四〕章句之学,先汉已有之。后汉书徐防传载:“防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上疏曰: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汉书艺文志载易经有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尚书有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又刘歆传载:“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张禹传载:“禹为师,以上难数对己问经,为论语章句献之。”夏侯建传载:“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后汉书桓郁传载:“明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注引华峤书作五行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又杨终传载:“作春秋外传,改定章句。”赵岐传载:“作孟子章句。”牟长传载:“着尚书章句。”何晏论语集解叙:“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唐书艺文志:“自六艺焚于秦,师传之道中绝,而简编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一毛诗诂训传名义考曰:“汉儒说经,莫不先通训诂。汉书扬雄传言: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故通而已。儒林传言:丁宽作易说二万言,训故举大义而已。而后汉书桓谭传亦言:谭遍通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则知训诂与章句有辨:章句者,离章辨句,委曲支派,而语多傅会,繁而不杀,蔡邕所谓前儒特为章句者,皆用其意傅,非其本旨。刘勰所谓秦延君之注尧典十余万字,朱普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也。训诂则博习古文,通其转注假借,不烦章解句释,而奥义自辟,班固所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五〕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应氏即本此。“ 驰远”汉志作“驰逐”。礼记王制:“析言破律。” 〔六〕汉书刘向传赞:“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缀文之士,不率典言。”缀文,汉人又谓之属文。汉书楚元王传:“辟彊字少卿,亦好读诗,能属文。”颜师古注曰:“属文,谓会缀文辞也。”又贾谊传:“能读诗、书,属文。”师古曰:“属谓缀辑之也,言其能文也。”案缀文即缀字成句,联句成章,组章成篇也。又汉书刘歆传:“缀学之士。”义与此同。 〔七〕文选西都赋:“提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吕延济注:“绮纷、刻镂、龙鳞,皆地之畦疆,相交错成文章。”龙鳞,汉人又多用作“鱼鳞”,义并同。史记淮阴侯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汉书蒯通传作“鱼鳞杂袭”,师古曰:“杂袭犹杂沓,言相杂而累积。”又刘向传:“鱼鳞左右。”师古曰:“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鱼鳞也。”又本书正失篇:“杂袭继踵。” 〔八〕后汉书郑玄传论:“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迺百余言。”所论与此同也。文选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孝武皇帝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御览六○七引本书:“ 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书积如丘山,传业浸众,枝叶繁滋,经说百万言,盖禄利之路然也。” 〔九〕汉书贾谊传:“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师古曰:“贯亦习也。”案:贯、惯通。 〔一0〕苏颂苏魏公集六六校风俗通义题序引意林所载折当篇目录云:“泰山太守臣劭再拜上书曰:秦皇焚书坑儒,六艺缺亡。高祖受命,四海乂安,往往于壁柱石室之中,得其遗文,竹朽帛裂,残缺不备。至国家行事,俗间流语,莫能原察。故三代遣輶轩使者,经绝域,采方言,令人君不出户牖而知异俗之语耳。” 〔一一〕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 〔一二〕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郑玄笺云:“定,止。天下之乱,无肯止之者。” 〔一三〕诗小雅頍弁:“死丧无日,无几相见。”笺云:“王政既衰,我无所依怙,死亡无有日数,能复几何,与王相见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民生几何,谁能毋偷。”师古曰:“几何,言无多时也。” 〔一四〕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释文引包曰:“先进、后进,谓士先后辈也。”郑曰:“先进、后进,谓学也。” 〔一五〕论语子路篇:“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一六〕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语又见礼记乐记。 〔一七〕“凡一十卷”,程本、奇赏本作“凡十一卷”,误。朱筠曰:“案文献通考,陈氏云:风俗通义,唐志三十卷,今惟存十卷。此序自云一十卷,盖后人刻本所改,当作三十。”卢文弨群书拾补作“凡三十一卷”,云:“今多作凡一十卷,乃妄人所改。”案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作“凡三十一卷”,乃严氏校改,非所见为三十一卷本也。 〔一八〕续汉书五行志五补注:“风俗通曰:劭故往视之,何在其有人也,走漏污处,腻赭流漉,壁有他剥数寸曲折耳。劭又通之曰云云。”又:“风俗通曰:光和四年四月: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云云,臣昭注曰:检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