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校注_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2/3页)



    〔四〕史、汉俱作“乃晨炊蓐食”。

    〔五〕“知”下,史、汉俱有“其”字。

    〔六〕汉书“遂”作“自”。

    〔七〕汉书作“至城下钓”。

    〔八〕“见信饥”,史记同,汉书作“哀之”,应氏此文盖杂采史、汉而成。

    〔九〕史、汉俱作“吾哀王孙而进食”,索隐:“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

    〔一0〕“有”,史记同,汉书作“又”,古通。

    〔一一〕“者”,史记有,汉书无。

    〔一二〕史记作“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葱下”,汉书同,其“葱下”作“跨下”,与应氏同。

    〔一三〕“匍匐”,史记作“蒲伏”,案左传昭公十二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释文:“本又作匍匐。”盖轻唇音古皆读为重唇音也。汉书无此二字。

    〔一四〕“钱”下原无“曰”字,史、汉俱有,今据补。

    〔一五〕战国以来,诸侯相王,秦、汉之际,人与人间之称谓,遂打破从前等级之束缚,争以公、卿相称,即对卑贱者亦然,下条韩安国称狱吏田甲为公,与此正是一例。

    〔一六〕师古曰:“言晨炊蓐食。”

    〔一七〕“信”,史、汉作“己”。

    〔一八〕续汉书百官志五:“王国中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职如郡都尉,主盗贼。”御览二四八引汉旧仪:“王国置太傅、相公、尉各一人,秩二千石,以辅王。”

    〔一九〕史、汉俱无“侯”字,此误衍。

    〔二0〕史、汉俱无“人”字。

    〔二一〕史记文同,汉书两“杀”字皆作“死”,周寿昌曰:“杀者专就少年言,死者兼己身言也。”

    〔二二〕史记作“故忍而就于此”,汉书作“故忍而就此”,师古曰:“就,成也,成今日之功。”此文“忍”下,亦得据补“而”字。

    韩安国为梁中大夫〔一〕,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二〕,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三〕”田甲曰:“燃则溺之。”居无几〔四〕,梁内史〔五〕缺,孝景皇帝遣使者即拜安国为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六〕。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乃宗。〔

    七〕”甲rou袒谢〔八〕。安国笑曰〔九〕:“公等可与治乎〔一0〕”卒善遇之。

    〔一〕续汉书百官志五:“王国大夫,比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及使诸国,本皆持节,后去节。”中大夫即王国大夫,李祖楙曰:“中大夫见宗室四王三侯、光武十王、章八王传。”

    〔二〕史记韩长孺列传索隐:“蒙,县名,属梁国也。”顾炎武曰:“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韩安国传狱吏曰田甲,张汤传汤之客曰甲,汉书高五王传齐宦者徐甲,严助传闽越王弟甲,疑亦同此。”

    〔三〕史记、汉书韩安国传“燃”俱作“然”,燃,后起字。

    〔四〕“几”,汉书同,史记作“何”。

    〔五〕续汉书百官志五:“内史主治民。”

    〔六〕汉书同,史记“亡”下有“走”字。

    〔七〕史、汉“乃”俱作“而”。

    〔八〕汉书同,史记“甲”下有“因”字。

    〔九〕史记有“可溺矣”三字,汉书无,与此同。

    〔一0〕史、汉“可”俱作“足”,索隐曰:“案不足与绳治之。”师古注引一说同。

    李广去云中太守,屏〔一〕居蓝田南山中〔二〕,射猎,尝〔三〕夜从〔四〕一骑出饮田间〔五〕,还,霸陵尉呵止广〔六〕,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亭下〔七〕。居无何,匈奴入辽西〔八〕,大为边害,于是孝武皇帝乃召广为北平太守〔九〕,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斩之,上书谢罪〔一0〕。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一一〕。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一二〕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貊〔一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一四〕,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一五〕,岂称〔一六〕朕之指哉〔一七〕”

    〔一〕史记李将军列传、汉书李广传同,册府元龟四四八作“并居”,胡本作“平居”,俱非是。屏居,谓屏人而索处也。

    〔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汉书窦婴传同,师古曰:“屏,隐也。”王先谦曰:“李广传亦云:广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盖蓝田南山,在当日为朝贵屏居游乐之所。”

    〔三〕“尝”,宋本、吴本作“常”,余本及册府作“当”,史、汉作“尝”,案“常”、“尝”古多混用,今从史、汉校正。

    〔四〕胡本“从”误“走”。

    〔五〕史、汉俱作“从人田间饮”。

    〔六〕索隐:“案百官志云:尉,大县二人,主盗贼,凡有贼发,则推索寻案之也。”

    〔七〕汉书“宿”下有“广”字,史记作“止广宿亭下”。

    〔八〕“辽西”,史、汉同,册府作“陇西”,宋祁引越本汉书亦作“陇西”,王先谦曰:“事在元朔元年,见武纪、匈奴传,越本误也。”

    〔九〕史、汉俱作“右北平太守”,器案:汉、魏俱言右北平,去“右”字,自太平寰宇记始,此盖宋代刻风俗通义时所删去。由汉书后文“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注,孟康曰:“白檀,县名,属右北平。”汉志,白檀属渔阳,渔阳、右北平俱属幽州。观之,当作“右北平”为是。

    〔一0〕以下史记无,汉书有。又见水经濡水注。

    〔一一〕书钞设官部引汉官仪:“武帝西征西夷,有前、后、左、右将军,为国爪牙,所以扬示威灵,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