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才气一吐,必是半个盛唐 (第2/2页)
举杯消愁愁更愁......】 昨日,李恪对众人来说只不过是个会过目不忘的背书小天才。 今日,他成为秦王府最耀眼的少年郎。 甚至有宾客都找到杨如意,想要为李恪订下终身大事。 手慢则无啊! 其实最激动的还是在场几名史官。 每次秦王府家宴都会有史官记录秦王之家的事情,然后记入国史成为史料之一,如果日后有人编史书,有可能从史料中选取片段。 他们本以为今日秦王不在府,必定会没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哪里想到出了和王羲之一样的天才。 史官们奋笔疾书,将李恪一言一行,乃至他对周围人对话记下,甚至还有其他人反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 李恪将笔放下。 那从皇宫取来的贡纸,也只剩几张。 “一百首,整!”仆人大喊一声。 瞬间全场寂静。 他真的做到了...... 人家作诗是挤牙膏,李恪作诗是机关枪‘突突突’。 众人看向孔颖达与陆德明,二人皆是文坛泰山北斗,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 他们只是感觉李恪写得不错,可具体还需要专业人士评定。 孔颖达清点,一张又一张纸。 上面写着的每一首诗词,随便丢出去都会引起平康坊的震动,第二日经过平康坊女子传唱后,必定流行长安。 他看了一眼陆德明。 陆德明点了点头。 孔颖达环顾众人,同时面色淡然:“每一首皆巅峰之作,放眼五百年,诗词无人可超三郎。”
轰! 这评价在所有人脑海里炸开。 李恪见到平日都淡然的杨如意,此刻都明媚的表情写在脸上。 他就觉得值了! 自此无人敢轻辱她! 孔颖达想着历朝历代不过三百年,即便终唐一朝也无人可以超越他。 并且从后世角度来看,前朝的权力富贵皆过眼云烟,只需百年就消散,唯有诗词佳作可以流传千年。 “三郎才气一吐,必是半个盛唐。” 孔颖达这一句话,让众人感觉十分恰当。 陆德明只是简单说道: “李家出龙!” 长孙无忌闻言,脸上有压抑不住嫉妒。 忽然有人出声。 “好徒儿啊,明日莫去修文馆了,来为师这里,为师替你编纂这些诗词。” 众人呆滞了,李恪竟然有了师傅? 放眼望去正是房玄龄。 他先发制人,显然要抢人。 于志宁毫不客气骂道:“房记室好生不要脸,昨日你还不是将三郎拒之门外,你们都忌惮长孙典签,所以不愿教他,现在他应该是我徒弟。” 虞世南也不顾忌颜面和年轻学士抢人了:“且慢,你们也配教三郎?我虞世南倒是可以教他书法。” 秦王府十八学士瞬间都吵作了一团。 谁都知道成为李恪师傅,极有可能有机会编纂李恪今日所作的诗集。 这诗集必定流芳百世,名流千古。 他们就差对三郎大喊一句:“快带带我!” 红袖与云棠在外围都眼泪掉下来。 梅兰院这是第一次出风头啊。 云棠更记得昨日,她与三郎被拒在文学馆外的屈辱,今日那些人却互相争抢,实在快哉! 孔颖达咳嗽一声,不悦道:“诸位让外人见笑了。” 众学士冷静下来,同时也带着敌意盯着孔颖达。 孔颖达哭笑不得,他有那想法,但因为年事已高都看淡了。 他对李恪询问道:“你这百首诗词,若是编成诗集,可有名字?” 李恪微微一愣,然后说道:“就叫梅兰集吧。” 杨如意闻言一惊,然后感动不已。 梅兰正是她最喜欢的花草,也是她的院子啊。 长孙氏与众夫人若有所思,羡慕的不得了。 为何叫此名字?孔颖达好奇询问。 李恪看着杨如意:“其实这些诗词灵感大多来自我娘,我和我娘住在梅兰院。” 仅仅这么一句话,秦王府众学士都朝杨如意拱手一礼,表示尊重。 正如李恪所想。 自此无人再敢轻视秦王府五夫人杨如意。 孔颖达忍不住说道:“梅兰集,好名字!不如老夫来主持编纂吧。” 众学士表情愤然,仿佛在暗骂:“老孔是真的狗!” 李恪点头。 随着上百名宾客各自离去,很快“天才三郎”“一夜百首”“李家出龙”“梅兰集”等故事流传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