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虫药类经验集 (第3/3页)
道:“我的师傅,曾给我算过命,说我六十四岁这年,如果不摊上官司,活到九十九,问题不大。但如果摊上了,我就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了。”
马咏梅赶紧道:“爸,您这好好的说啥呢!” 马中和微笑看着景阳,“小景,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rou满,百岁乃得终。你看我的面相。” 景阳摇摇头表示并不是很懂。 马中和笑道:“我的人中沟,变短了,这几天情绪压力等等各方面后,突然一照镜子,发现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爸!”马咏梅急了。 这怎么越听越像交待后事一样? 马中和微笑道:“我这是在跟景阳探讨医术哩,你别想那么多。” 转过头,马中和又问道:“你知道,咱们人这个位置,为什么有一个xue位,它不叫别的名字,反而就叫人中呢?” 景阳听过这样的解释,回道:“有许多人说,人中之所以叫人中,是因为鼻子是吸天之气的,嘴是食地之气的。 人居于天地之中,故名人中。 还有人说,上面的开窍,都是阴,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两个鼻孔,到了人中以下,全是阳,嘴巴是单数,魄门是单数,尿道是单数,人居于阴阳之中。 故名人中。” 一旁的马咏梅听到景阳的解释,新鲜极了。 虽说自己的父亲就是医生,但他可没听老父亲讲过这些,而且她也没有从事这一行业。 听他们聊天,居然还挺有意思。 马中和微笑对马咏梅道:“知道,我为什么把这本书送给他了吗?这小子的理论基础,是真的扎实。” “您就是认识他太晚了,早几年,肯定手痒,要收人家当徒弟了吧?”马咏梅笑道。 景阳道:“现在也不晚。” 马中和就摇了摇头,道:“不行了,时间来不及了,再说你要走的路,与我不一样,我只能在你的某一个阶段,给你一些助力,你注定是要超过我许多的,当你师父,反倒等你成名了,让杏林高手笑话我!” “不会。”景阳不知道马中和为啥有这样的想法。 马中和道:“接着刚才的话说,你刚才说的人中,对,但也不对。” “请马老解惑。”景阳虚心求教道。 “人在母胎中,面部最后闭合的部位,知道是哪里吗?”马中和反问道。 景阳当时就明白过来了,惊讶道:“黄帝内经中,使道的意思是这个?” 马中和笑着对马咏梅道:“你看啊,我就说这小子理论基础太扎实了,一点就透。” 他转过头,对景阳道:“我师父当年告诉我的时候,我也不相信,婴儿面部最后闭合的地方,居然是人中这里,很多年,我都把这些看成中医里需要扔掉的糟粕对待,直到我见了太多的唇腭裂,我才知道,我师父当年说的,全是对的。” 马中和又对景阳道:“记得前不久,刚好看到一篇人体发育的纪录片,现代医学又刚好左证了这一观点后,我才知道,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真的是超前了两千年。 唇腭裂现代研究认为,有认为是遗传因素,有环境因素。 但指向的原因都在说一个问题,影响了胚胎发育。 中医认为人在生命的开始,以母亲的阴血为基础,父亲的阳精为外卫,阴阳结合。 在母体中胎儿渐渐发育。 人中这个位置的闭合,往往要在最关键的几个小时内完成闭合,受到的干扰因素越多,闭合就越不顺利。 闭合的越好,使道越长。 中医为什么有些人能看面相,看的就是这些。 他在看你的先天足不足。 小景,你的水平,已经比我见过的大多数同龄人,甚至,比一些从事了几年中医的医生,还要优秀。 但这些关于中医的经验,你还很缺。 这也是为什么,你不能开虫类中药的原因,有些疾病,就要结合成外相去做一个药引子。 就拿蚂蚁来说吧……” 正说着,院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拍门声。 “你好,我是东水路派出所的警员,有人报警,说这里有人打人,我们来核实情况!请开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