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临安_第二章 封锁仓基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封锁仓基上 (第1/2页)

    仓基上西南两面临文市河,与景灵宫隔河相望,北靠白洋池,通过白洋池与余杭水门和天宗水门相接,交通十分便利。此地水源充足,地势较高,能防火又能防水,是储存粮食的最佳之地。

    绍兴二十三年正月十三深夜。

    临安城仓基上。

    一叶扁舟载着三人漂浮在平静如镜的白洋池上,岸上便是被凤凰游肆虐过的百万仓和省仓,粮仓的火苗透过李隆社的眼睛,在瞳孔中跳动。

    “前将军真乃神人也!”

    李隆社身后的两名男子忽然感叹,这般杀伤力,若是运用在战场上,大辽何止会被金国逼迫的如此下场。

    李隆社面无表情,大辽何曾沦落到这般田地。当年太祖皇帝征战四方无人能敌,各部落可汗闻风而降,俯首称臣,直到金国突然杀来。曾经大辽鼎盛一时,如今却被金国欺凌。他把辽国没落的重要原因归结为宋朝不再向辽国进贡,而转向金国。

    李隆社捏了捏拳头,内心暗暗发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绝对不能出现一丝差错。

    望楼上的传信使观察到仓基上的异样,连忙用四个组合而成的方形灯笼通知周边的火禺和巡检司。四个方形灯笼为一组,通过明暗不同传递信息,例如“明暗暗明”表示仓基上,“暗明暗明”表示昌平坊。

    望楼通信并非宋朝创举,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如同望楼作用的烽火台,通过狼烟警示周边,传递信息。到了汉朝,烽火台逐渐与城市融合,起到警戒的作用,后朝又逐渐增加烽火台的职能,演变成了望楼。到了宋朝,望楼主职依旧是唐朝时期的警戒和负责坊内治安和消防的通讯,同时特殊时期兼任紧急通讯。为此,宋朝还设有望楼监,隶属于皇城司。

    仓基上望楼的信息通过一楼传一楼,传到了远在右厢的平昌坊。

    平昌坊的传信使将信息记录下来,翻译成文字,写在纸上卷起来装进专用的竹筒里,并在竹筒上用朱笔画上一个圆圈,表示紧急,不画便表示寻常信件,随后从望楼配备的专用竹筒管投入。

    竹筒顺着竹筒管落下,通过机关撞响金铃,落入地上的木板框中。

    一名身着紧衣人员,裹着袖子和裤筒,头插一根鸡毛,听到铃声飞快的奔到木板框边,拿起里面的竹筒飞奔离去。他们的装束,一看便知是以脚力吃饭之人,人称传音官。

    传音官奔过六部桥,拐入河边弄,径直朝着一个旧宅院而去。

    那是一座建于靖康年间的府衙,青瓦白墙,朱红大门,门口两座大石狮子,威武霸气。两根金底红棕色立柱撑起了整个门面,似乎刚上过油漆,看着十分新。府衙的门牌上写着“亲卫府”三个烫金大字,是当今圣上题的字。府衙内议事大厅,有一座大沙盘,乃亲卫郎刘志信命人打造的临安城缩影,全城十一厢四十三坊,大到街道暗巷河流沟渠,小到民居顶屋天窗,但凡在临安官署备过案的,均在沙盘之上。

    沙盘前,一名高发髻女子,穿着亲卫府官服,长相清秀,瓜子脸配着柳叶眉和朱红唇,若是着女装,绝对是一名仙女。此时她正倒背着手,目不转睛盯着的沙盘。

    沙盘上各个坊间都摆放着三二成群的人偶,表示亲卫府在此处设立的守卫,北面相对疏散,南面靠近皇宫,自然布局更密。

    两边等候之人一声不吭,现场十分安静,与御街上欢腾的气氛格格不入。

    传音官一路跑一路喊“报”,随后在女子面前单膝跪地:“报赵中郎,望楼紧急通信。”

    女子乃亲卫中郎赵忆南,她接过竹筒,捋平纸条,定睛一看。

    纸条上写着十个字:

    “仓基上爆炸,百万仓大火”。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圣上钦点亲卫负责此次上元灯会临安城的守卫,指令禁军全力配合,可以说从接到圣旨那一刻起,亲卫府是整个临安城最具权力的部门,亲卫郎是最具权力之人。高权对应着高风险,亲卫府上上下下神经紧绷,不敢懈怠。

    明日便是上元灯会第一晚,可却在今晚仓基上出事了。

    百万仓乃仓基上最大的国粮仓,储存着整个临安城半年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粮是百姓生存的根基,有粮稳如泰山,无粮地动山摇。历史上多少次百姓暴动就是因为缺少粮食,食不果腹不得不揭竿而起,多少朝廷也是倒在粮食之下。可以说百万仓的作用不仅仅是储粮,更是稳定人心,是临安城乃至大宋稳定基石。

    因此,平日里临安府就安排了大股力量守候此地,禁军和巡防营也常在此地巡逻,别说寻常小偷小摸,连一只苍蝇都无法进入,堪称整个临安城除了皇宫最安全的地方。临安城里有些权势之人,都会在此地存上些家族粮食,久而久之,能在仓基上存储粮食,也成了一种身份象征。

    赵忆南十分清楚百万仓被毁意味着什么。

    “叮嘱火禺一定控制火势,保住粮仓!”

    “狼牙将王晓白,速速集结亲卫,立即前往仓基上!”

    “让仓基上巡检司和附近亲卫,先行控制现场,派人去保和坊的杏林苑请古大夫带些人和药物先行去仓基上救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