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2颠簸 (第2/2页)
也是拜受军中巡逻队伍中的一名官佐的指引。当然,这里面少不了现银大人的功劳。 芸娘进院后四下巡视了一下,发现这个院子比较大,有三进房舍。院子的主人走的时候比较从容,门窗都关闭严实,院子里地面上打扫的很干净,没有任何杂物。第一进的院子较大,可以将所有的车辆和马匹都停下后还有很大的富余。 小青带着韩袁氏和小翠很快就找了合适的房间,将里面收拾停当。先扶住韩康进了屋,又来请芸娘。芸娘进屋后第一件事是把韩闯叫了进来,吩咐他去集市上去买几根毛竹,越粗越好,越新鲜越好,最好是外皮发青的那一种。不用多,五六根就行,然后就是几样工具。 韩闯领命去了。 昨日一路行来,芸娘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们乘坐的马车走在路上,车轮基本上一直框在路上先前车辆压出的较深的车辙中行进,总的来说还算平稳,芸娘和小青坐在车上一开始并没有觉出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现马车木制的车轮会将路面上所有能碰上的凸凹不平都直接传递给车上的乘客,即使车底铺着厚厚的垫子,乘车的人也会被车辆的颠簸、抖动搞得浑身酸痛。到后来,小青甚至拒绝“坐”车,改为“蹲”车。
芸娘等人还好说,韩康作为一个身受重伤,极度虚弱的人,这种苦就吃不得了。韩康作为一名惯于在两军阵中厮杀的战将,有着非常强的忍耐力,一路上没有叫过一声苦,甚至从未主动叫停过车队休息一下,但是一天下来,他整个人的状态rou眼可见的变差。 这样子下去,用不了几天,芸娘的行程可能就会改成“扶柩而归”了。 昨日看到访客乘坐的轿子倒是十分的稳当,晃晃悠悠想必坐在里面也很舒服,芸娘就考虑是不是能让韩康坐轿子上路,但是她有很快地打消了这个主意,这么远的路,靠人抬不是不可以,但是目前自己的实力还支持不了这种奢侈的行为。 所以芸娘打算对乘坐的马车做个改造,加装一套减震器。 院子里的厨房内炉灶具都在,后院的一口井里的井水也试过了,干净可用。小青等人安排了午餐大家吃罢,芸娘来到院子里看韩闯按照自己吩咐采买的物品。几根泛着青色的粗竹杠,一把铁匠用的手锤,一根钢錾,几块薄铁板,一把手钻,一捆牛皮绳,数根铁铆钉。 韩闯在韩家庄就是一把干活的好手,铁匠活、木匠活都很熟练。芸娘凭着上个世代的记忆将减震器的做法一一向他道来。 首先,将竹杠破开,破成巴掌宽的竹片,要求宽窄一致。用火将竹片烤干,并在火上烤制成同样的弯曲度。再将长短不一的竹片按照一层竹片,一层铁片的顺序紧密贴叠装在一起,每一层都要涂抹牛油。竹片弯曲的方向要保持一致。用蘸了水的牛皮绳紧紧缚牢叠在一起的竹片,在最中间的位置打孔,用铆钉铆牢,于是一组简陋的减震簧片便做成了。 减震簧片做好后,芸娘让韩闯将簧片曲面向下装在车轴上,两侧每侧各装一组,再将马车轿厢坐在减震簧片之上固定好,史上首辆带减震悬挂系统的马车就诞生了! 芸娘让人套上改装后的马车,自己亲自上车,让韩闯驾车出了院子,沿着大街转了一圈。虽然马车仍有颠簸,但是已经没有了从前“木头匣子里摇核桃”的感觉了,简直不要舒服得太多!芸娘心里也知道因为材料的原因,这玩意的寿命极短,故障率也会极高,而且只能适应车辆慢慢行进。不过此时此地,有了这个东西应应急,聊胜于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