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科举改革(一) (第3/4页)
铁杆支持者怎么想?刚为此欢呼的老百姓怎么看?这王韬是真傻还是假傻? “是,微臣明白了。”王韬毕竟是聪明绝顶,很快就反应过来,再次一叩头,却不再提这个事情了。 “明白就好。”李永吉站起身,拍拍王韬的肩膀,语气和蔼的道,“好好干,我看好你哦。” …… 第二天一早,李永吉一觉醒来,刚洗漱完毕坐下来吃早餐的时候,就听到王韬在外求见。 招进来一看,王韬头发蓬松,双眼通红,一看就是一夜没睡,熬了一个通宵的样子。 “大帅!”进来的王韬不做别的,先双手奉上一叠写满了小字的纸张,“这是微臣连夜书写的关于科举改革的条陈,请您过目。” “哦。”李永吉让素素接过来,然后先不看条陈,而是看着王韬道,“你一晚上没睡觉,就为了写这个?” “是!”王韬点点头。 “难为你了。”李永吉随手一指餐桌旁边,“好吧,我先看看,至于你么,先坐下来吃点东西吧……素素,给他添一双碗筷!” “谢大帅赏!”王韬笑着一抱拳,然后就潇洒的坐在了李永吉指定的位子上,行动比昨天要从容的多。 “怎么改口叫大帅了。”李永吉笑道,“以前不是叫我东主么?” “以前我是大帅的幕僚,没有正式官职跟职务,叫东主自然没问题。”王韬笑道,“不过现在我有正式的官身,根据规定,我这应该是属于新朝政务院的官,有了官身跟正式的职务,再叫东主就不合适了。还是跟别人一起叫您大帅更合适,当然,等您以后身登大宝,叫法肯定又有所不同。” 李永吉笑了笑,没接他这个劝进的茬,而是仔细的看起了他写的条陈。 王韬的确用的大都是白话文,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文言文,应该是写顺手,好在也不难理解,所以阅读上没有一丝的困难。 基本上。王韬的科举改革跟他说的差不多,那就是打着复兴正朔的旗号,对现有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内容上的变革,但在整体进阶上却没什么大变化。 简单说,童生试乡试会试甚至殿试这些晋级考试制度都没变,秀才举人进士,贡士这些称呼也没变,只不过把考试内容变了一下。 从童生试开始,考生不再考八股文章。而是同时考明经明法明史明算格物这五门。 明经就是指传统的四书五经,考生要熟知这些经书里面的内容与典故,并能够融会贯通,知道其中的内涵。算起来,就有点类似语文加思想道德的考试。 明法就是明礼法,是指学习本朝的法律知识与礼仪知识,能熟悉本朝制定的各种法律的含义。同时还要知道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制,类似于后世的政治考试跟礼仪考试。 明史顾名思义,就是明白历史。不同的是,学生不但要学习历朝历代的历史,还要学习国外的历史,这就是活脱脱的历史考试。 明算与格物就更容易理解了,明算就是数学考试,格物就是物理化学的考试,这两门加起来就是数理化考试。 应该说,对方搞这个是用了心的,贯彻了李永吉去芜存菁,一切从简,务必实用的政策,从考试内容看,像基本的数理化,语文历史政治礼仪法律这些都有涉猎,而且到了举人升进士的考试过程中,还加了个外语科目,应当说是比较全面的了,可惜离李永吉想的还是有一定差距。 事实上,对科举改革,或者说教育制度改革,李永吉早有想法,那就是照搬现代教育体制,不过后来他发现这个社会的现状,或者说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思想情况后,他才有所动摇,觉得需要略加变化,至少是套个马甲,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想法,他才让王韬去搞什么科举改革的条陈。 “总体上还不错。”李永吉放下条陈,对正在大快朵颐的王韬道,“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改一下。” “哦?”王韬迅速放下筷子,又拿起餐巾擦了擦嘴,“大帅您想怎么改?” “考试内容可以要加一点,比如体育音乐这些都要加进去。”李永吉道,“还有考试升级的制度,也要变一下,毕竟我们以后要打开国门,跟外国人多做接触,所以很多事情要跟国际接轨,就是把我们本身的科举升级制,结合学堂升级制,具体而言,我是这样想的,你听一听。”
紧接着,李永吉就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李永吉的计划中,他以后要大力推广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等级。 其中,小学教育是强制性的基础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要强制入学,上学期间的学杂费由政府负担,上学期间还会免费提供校服,一顿免费早餐跟一顿免费午餐,家长只需要提供住的地方即可,不让适龄儿童上小学者,要交一笔大大的罚金。 小学一共学六年,通过小学毕业合格考试的合格小学毕业生,就算是通过了童生试的童生,可以发给小学毕业证,并成为秀才,没通过小学毕业考试,但上过六年小学的,就叫做小学生,或者叫童生,不能叫秀才。 小学之后可以考初中,叫小考,或者叫乡试,考上了初中,就可以进入初中学习,被称呼为初中生或者举人,其中小考第一名者,就叫做解元。 初中学三年后,如果毕业考试合格,就发给你初中文凭,同时可以被称呼为举才,意味着举人成才,如果不合格,就会给你一个肄业的文凭,叫做肄举,你还是举人。甚至也可以叫解元,但不能称呼为举才。 考过了初中毕业考试之后,可以继续参加考高中考试,叫做中考,也叫会试,考上的人被称为为高中生,同时称呼为会生,考试第一名者叫会元。 高中继续学三年,三年毕业后的毕业考试如果合格,就发给高中生毕业文凭。同时可以正式的称呼为会才,意思是会生成才,如果毕业考试不合格,一样叫肄业,只能叫会生。 考过高中毕业考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