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丽妖行_第一四七回 感通寺紫貂授指法,长安城妖人布魔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七回 感通寺紫貂授指法,长安城妖人布魔阵 (第1/3页)

    离开南诏王宫,灵钏火速赶往点苍山感通寺和贤者会合。过不久,段宗榜与刚才在内廷见过的澜沧郡王张罗疋两位清平官亦快马赶到,问贤者打算。贤者却知王嵯巅累次相逼,自己终将不测,所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以身殉道的准备。而段、张两位大人自然不愿贤者就此蒙难,因此愿出家财助贤者成事。灵钏虽不知二人与贤者关系,但也感佩两人义行,故而并不现身相见。反倒是张罗疋说起一事,十二年前王嵯巅率军入侵成都,掠走工匠财货无数,之后便在苍山建起四座宝库,西库储藏金银制品,中库为玉器宝石,南库为兵器战备,北库则是白银。之后凡参与修建之人皆被毒杀,因此再无人知晓宝库位置。张罗疋将此事说给段宗榜,便是希望段氏能借地利之便,暗中调查四库所在,以防将来王嵯巅起事之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灵钏在旁偷听二人谈话,这才知道南诏军政上层,也已对王嵯巅暗怀不满,只是因为种种原因,矛盾才未集中爆发。

    待张罗疋走后,段宗榜突然转身说道:“姑娘还请现身说话。”灵钏惊异之下收了法术,与段宗榜施礼相见,并问其如何知道自己在旁偷听。只听段宗榜爽朗一笑,说自己身为武将,多年临阵厮杀早就变得耳聪目明,所以一早便发现有人在旁,只是不想点破。灵钏闻言只得上前谢罪,并问段宗榜有何打算。只听段宗榜说修建佛塔并非易事,须经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两步进行,即垫一层黄土修一层塔;待塔修好才将黄土逐层挖去让塔身显现出来。也就是说,要建佛塔就必须堆起一个同样高大的山丘,仅此一项便可想象工程量之巨大。所以即便段张两家联手,也未必能保贤者安全,只怕最后王嵯巅还能以工程失期和违抗王命两项罪名来害贤者,所以为今之计,恐怕也只有找到四座宝库才能化解。

    灵钏听完亦觉是理,便问打算动用哪一库,只见段宗榜沉吟片刻,说四库任取其一,便足可度过难关。于是灵钏笑道,大人如今就站在北库之上,向下五尺便是北库入口。原来刚才与段宗榜相见时,灵钏已开天目发现自己正站在宝库之上,内里堆满各色白银,有些已被锈蚀,怕是藏宝库中进水所致,因此才将此处说出,以免这笔庞大财富最终化为乌有。

    只是眼下虽有共同敌人所以是友非敌,但灵钏仍放心不下,于是问段宗榜将来是否会与大唐为敌。段宗榜闻言长叹一声,说起旧事。原来大理段氏源出中原,为汉代名将段颎之后,因避晋末五胡之祸这才栖身南蛮,并融入当地百姓。天宝十三载(754年)南诏为求自保,不得不叛唐自立,时任家主段俭魏亦为保全百姓而在西洱河大破唐军,因辅佐蒙氏有功,战后赐名段忠国,擢为清平官之首,并被推崇为开国元勋。之后南诏和大唐相继与吐蕃交恶,大唐遂遣南诏旧臣段义忠于贞元七年(791年)回诏洽商,三年后大唐节度使崔佐时前往南诏,与南诏王异牟寻于苍山神祠会盟,由清平官段忠国主持仪式。之后南诏不幸又有王嵯巅弄权与大唐交恶,段宗榜身为将帅,虽应忠于国事,但也实属无奈。

    灵钏听完对段宗榜说道:“昔日楚汉相争,刘邦仅以沛县一地英才便能改朝换代,如今大唐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余县,试问天下还有哪个国家能与大唐相争。”段宗榜闻言沉默半晌,这才说道:“我只能答应你,若我段氏将来可以选择时,必不与大唐为敌。”灵钏闻言颔首,能得这句承诺已是不易。于是又问,若将来真和王嵯巅兵戎相见,当如何将其击败。段宗榜则回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灵钏却说:“若是那jianian贼先动手,又该如何后发制人。”见段宗榜一时无策,灵钏便将灵气聚于指尖,以灵犀一指的法术向外疾射,但见一道灵气从指尖发出,将路旁一块青石击得粉碎。段宗榜见状颇感讶异,问此技何名,又如何使用。灵钏便将昔日与叶玄探讨过的一阳指指法与内功心法简要说明,又想起小时候看过反映清末太极宗师杨露禅故事的连环画,里面有古人站在井栏边,向井中挥拳打出涟漪来练习拳风的技巧,将之一并传授。之后又将指法分为九品,第九品最低,只能以食指准确戳中对手xue位;八品则能一指戳出,力透七张纸背;七品可经由xue位伤敌脏腑;到六品已能催筋断骨;五品时十指皆能点xue,手臂所至便可制敌;四品已能用指力打出剑气,一击将两尺外的五枝蜡烛一并熄灭;三品则能凌空点xue,五尺之内伤敌于无形;二品时能将剑气打至一丈以外;而臻至一品则能以指力开碑裂石、摧枯拉朽。

    直到此时,灵钏才觉南诏诸事皆可托付段氏,自己已无留下必要。于是去向李贤者辞行之后,便开异界之门返回北方去了。而南诏诸人此后也各有命运。五年后,崇圣寺三塔建成,中塔名为千寻塔。三塔落成之日,王嵯巅先命人送来三尊佛像,其一为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出自国师赞陀崛多所传密宗与南诏传统结合而成的阿吒力教,所以代表的就是南诏自己;其二为阿閦佛金坐像,整体为西域风格,代表吐蕃的藏传佛教;其三为铜鎏金释迦佛坐像,整体为大唐造像风格,显然代表的便是李贤者传入的大唐禅宗。

    之后假借劝丰祐口谕,问崇圣寺众僧“殿中三像,当以何为尊?”言外之意,便是要众僧在本土的阿吒力教、吐蕃的藏传佛教与中原禅宗之间选择一个为尊主,而背后隐含之意自然是南诏与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选择。众未及对,国师赞陀崛多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