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舰大炮时代_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 (第3/3页)

为作战基地与支援基地,三路联合指挥部各分配了三个,李清的东路联军的左翼也分配了一个。

    在前锋离开后的第二天,李清便回到了隶属于左翼舰队的战星烛龙号上面,召集左翼联军诸军团长以上高级指挥官,下令舰队准备开拔。

    重新整编的联合舰队规格都是按照全面战争的标准重新编队,每个军团级舰队都是由十个标准师团组成,像第二集团军有440个标准师团,便有44个标准军团。

    当然,李清的几十个无畏师团并未编入其中,他将这三十几个师团整编为一个加强型军团,作为左翼联军直属警备军团。

    庞大的舰队离开军营开始跃迁,整整两个小时后在万众瞩目之下跃迁离开要塞星系。

    舰队太过于庞大,跃迁时间会按舰队规模而增加。

    移动战星李清见过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二三十艘,但还是第一次亲自乘坐指挥一颗移动战星。

    作为指挥官,有权限调动舰队所有资料,很快找到了这颗命名为烛龙号的移动战星的资料。

    烛龙号:移动战星,规格是直径10500公里,配备有终级武器星爆器,武器大都是六级强化科技,只有少量是六级暗物质科技,很明显是古代某个高等文明遗留,但经历过多次超大规模的战争与大修,大量原配武器损坏,只能用六级强化科技来替代。

    移动战星:终级战略级战争兵器,拥有镇压国运之力。

    基础舰体:50000万亿。

    基础装甲:50000万亿。

    基础护盾:50000万亿。

    移动速度:20000公里/小时。

    默认战术:移动战星默认战术。

    战舰槽位大小:1000万。

    移动战星中央核心,移动战星内环核心,移动战星外环核心

    组件:能源核心*10,超光速元件*5,推进器50个,传感器*3,作战电脑*10,战星光环*5。

    武器槽:1个W槽终级武器,200个T槽战星轴基轨道炮,6000个T槽要塞轨道炮,60000个T槽泰坦光矛,30万个T槽末日之光,300万个X槽战列主炮,3000万个L槽大型武器,3000万个P型点防槽位,3000万个G槽导弹,8000万个H型机库。

    通用槽:60000万个要塞通用槽,500个A型功能槽。

    移动战星修正:舰体再生 300万,装甲再生 300万,护盾再生 300万。

    移动战星修正:所有武器 500%射程, 100%威力。

    移动战星修正:半径2亿公里跃迁强化,跃迁范围 1500%,穿透强度十三级。

    移动战星修正:半径2亿公里强电子干扰力场,干扰强度十三级。

    移动战星修正:半径2亿公里跃迁干扰力场,干扰强度十三级。

    移动战星修正:半径2亿公里拦截力场,拦截强度十三级。

    移动战星通用光环:跃迁力场,能携带同一舰队跨星系跃迁,无视任何常规屏蔽与干扰力场出现在战场上。

    移动战星通用光环:行星级引力变动力场,移动战星体型庞大,能改变引力,对半径1000万公里范围内的敌人造成以下效果――

    效果:引力排斥状态:移动速度-30%,启动速度-50%,命中降低50%,无视所有大型以下武器,X战列主炮20%的伤害。

    效果:引力相吸状态:移动速度 50%,启动速度 50%,中小型战舰与攻击将会不由自主向移动战星靠近。

    效果:引力控制:消耗大量能量,引力牵引控制中小型战舰战机与陨石小行星的移动轨迹。

    行星抑制光环:释放超强抑制力场,降低光环范围内所有己方战舰受到的伤害。

    效果:移动战星半径1亿公里范围内所有友军承受伤害-30%。

    行星纳米云光环:释放无数纳米机器人,维修所有友方受损战舰。

    效果:移动战星半径1亿公里范围内所有友军获得每秒 1000点舰体再生, 1000点装甲再生。

    行星镇压光环:释放行星力场,降低范围内一定敌人的敌BUFF效果。

    效果:移动战星半径1亿公里范围内所有友军不再受到包括史诗级在内以下敌对BUFF影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