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_第三十二章 路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路程 (第1/2页)

    虽然已经是十一月,北半球进入了冬季。但是身处热带的新加坡,天佑依旧感到高温酷热。太阳像一个白色的汽球挂在天上,整个南洋的土地成了它的一个大烤箱,只要你稍稍动一下就热得浑身冒汗。风倒是不小,把树叶吹得哗啦啦响,但吹到身上的依然是热风,烫烫的,黏黏的,加上天然的海洋气候,风里还夹带着咸咸的鱼腥气。

    新加坡,潮人又称为星洲或星岛,别称狮城,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以新柔长堤与桥梁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成为潮人下南洋主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潮人乘船抵达新加坡后,往北走可以到马六甲、槟城等地开垦橡胶园,往南走可以到印尼的巴达维亚、万隆、日惹等地从事种植业,甚至远渡重洋到澳大利亚去开矿。因此,二舅爷做客头,带着十几个乡亲乘坐红头船到了新加坡,先帮他们再这里找到各自接头的亲戚,再带着天佑分赴各处投送回批、收揽侨批。

    潮汕人远赴南洋谋生的历史悠久。南宋末年,元兵攻占潮州,大肆烧杀抢掠,潮州人纷纷向海外逃难。明朝时,以吴平、林凤、林道乾为首领的几个潮商团体,在明政府军事高压逼迫下,出走东南亚,定居在菲律宾和暹罗,成为早期潮籍移民。他们在东南亚的开拓,为清代以后的潮汕移民奠定了基础。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潮汕地区出现了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潮。红头船贸易使潮州与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当时的潮汕人满为患,而东南亚一带物产丰富,地旷人稀,正处在开发时期,需要大批劳力,对外来移民没有多少限制,于是潮汕人在开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陆续乘“红头船”到东南亚谋生。到鸦片战争前,东南亚一带,尤其是泰国、新加坡,已形成了许多潮州人的聚居点。特别是汕头于1860年正式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生存环境恶劣和西方殖民者开发东南亚的劳动力需求,加上当时殖民主义者强迫清廷签订不公平条约,如《北京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等,迫使清政府允许国人海外移民。于是一个以“契约华工”为主的移民潮,逐步在潮汕地区推开,而且持续了五六十年。因此,潮籍乡亲遍布南洋各国。为了满足他们寄家书与金钱回乡的需要,“水客”业务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舅爷每次下南洋,都要辗转多地,先乘船到新加坡,越过柔佛海峡到新山,之后再赴200公里外的马六甲,沿途递送回批。马六甲有大量的橡胶园,华人劳工众多。马六甲之后,要搭乘火车或马车,再往西北300多公里到达马来亚最大的城市吉隆坡。吉隆坡、槟城、新山、怡保是英国“海峡殖民地”在马来半岛上的四大城市。吉隆坡建立于鹅麦河(Gombak)与巴生河(Klang)的交汇处。这解释了吉隆坡的马来语名(KualaLumpur,原意为泥泞河口)的由来。当时,统治者把巴生谷开放于采锡矿者,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矿工来采锡,吉隆坡是华人矿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吉隆坡办完业务后,再往西北200多公里抵达采锡业的中心怡保市。怡保因采锡而兴起,有“锡都”之誉,城市附近橡胶林面积广大,大量的华人同胞被掠夺或欺骗来到这里,从事采矿和种植的工作。怡保西北150公里是槟城,这是二舅爷每趟下南洋行程的终点。当年的郑和航海图中就有槟榔屿之称,槟城这名字,乃取自当年遍布在该岛上的槟榔树而来的。1786年3月,英国东印度公司以槟榔屿为英国海军基地,并鼓励华人及其他移民进入槟榔屿,令槟榔屿日益繁荣,到19世纪初槟城已经开发成为远东最早的商业中心。槟城的业务完成之后,二舅爷会沿着怡保——吉隆坡——马六甲——新山的路线往回走,继续在各地揽收新的侨批。整个行程历时近两三个月,每一地都会停留几天甚至十来天。最后回到新加坡,带着批信和批银,乘坐红头船再返回潮汕。

    从新山到马六甲,一路上看不尽的热带风情与景色,让第一次出国的天佑眼花缭乱。金色的阳光,靛蓝的海水,低翔的白鸥,挺拔俊秀的椰子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道路两旁种有神秘果、人心果、面包果、红毛丹、油梨、牛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