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三十六章 我们必须留下王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我们必须留下王浩! (第2/3页)

当前的论文写完再说。

    十三类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单单是做总结就是个庞大的工作。

    每一种写上六、七页,十几种就是上百页,庞大的工作量很让人头疼。

    “慢慢来,肯定能完成!”

    王浩给自己加油打气,到了周一上课时,又变得精神奕奕,讲课是收获最大的,能收获大量的知识、想法,还能收获大量的灵感值。

    想要收获更多的灵感值,就需要学生更认真的听课,那么课程的高要求就要继续保持。

    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周四的习题课是郑尧军代讲的,喜欢亲近学生的郑尧军,获得了九成以上学生的好感。

    哪怕平时爱学生的学生,也会希望老师是一个总是爱笑、脾气好,有亲和力的人。

    现在,换回了王浩。

    王浩上课的时候,偶尔也会露出笑容,但绝对不是亲近学生的笑容,当发现有学生睡觉、开小差的时候,他马上就会展示威严。

    “你叫什么名字?记下了!”

    这就是王浩经常说的话,随着课程不断的进展,前面的一句也渐渐消失了。

    那些总是‘出问题’的学生,多数都被王浩记下来名字,根本不用问就直接记下了。

    有些不喜欢学习的,干脆已经放弃了课程。

    现在应用数学专业来上课的,还只剩下九十七人,有两个因为旷课一次,上课被点名了好几次,已经提前决定放弃了。

    看着讲台上认真讲课的年轻俊朗身影,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无比想念上周习题课的郑老师。

    郑尧军……

    多好的老师啊!

    第二天研一的学生,和应用数学专业大二学生,发出了很类似的感叹,只不过他们想念的是王浩。

    郑尧军的讲课水平相对差一些,当然也没有‘理解百分之二十加成’,他周末被王浩建议有了灵感,最近一阵子精力都放在研发上。

    讲课质量,自然再次下滑。

    《微分方程》课上,郑尧军的讲解速度非常快,一些没有预习的学生,很快就跟不上进度了,后来都干脆放弃了,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和学生的能力存在直接关系。

    西海大学只是一所普通高校,勉强贴上了‘重点’的边,理学院的实力并不强,招收的研究生好多都是‘调剂’过来的,学生的能力和顶尖高校,自然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关键是,课程难度没有差距。

    多数学生想要跟上课程进度,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若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再差一些,想要跟上进度,自然就变得更难了。

    不管怎么说……

    这个时候,好多数学专业研一的学生,都开始无比的想念王浩。

    有的甚至想着去教务提一下建议,让郑尧军老师休息一阵子,后面的课程都要让王浩来代。

    ……

    教学、做总结、写论文。

    王浩的生活只充斥三件事,时间也在忙碌中划过,转眼间过去了两个星期。

    两个星期,完成了三篇论文,并分别进行了投稿。

    有一篇和‘解性质’有关的小论文,投了个普通的SCI数学期刊。

    十三类偏微分方程求解论文,压缩再压缩总结达到六十二页,直接投稿给了《理论数学周刊》,《理论数学周刊》每周发行一次的,每一次都会发表五到十篇不等的论文,重要的是,它不会限制论文的页数,审核相对也就宽松一些,不会因为格式之类的小问题打回。

    之所以投稿给《理论数学周刊》,还是因为论文页数太多了。

    六十二页。

    《理论数学周刊》的收费是每一页四十二美元,六十二页的版费就达到两千六百美元。

    “亏大了!”

    王浩支付版费的时候,都觉得是亏大了,《理论数学周刊》不是核心期刊,论文所能申请的学校补贴,最多也不超过八千块。

    净亏,一万多。

    另一篇论文,‘证明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则性’的论文,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要‘赌个大一点的’,争取把亏损翻倍赚回来,投稿给了《数学学报》。

    《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新进展》、《阿迈瑞肯数学会杂志》,是国际公认数学领域的‘四大天王’,是数学类最顶尖的期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