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 (第2/4页)
实验进行的很短暂。 很快,有结果了。 负责实验的应克华教授,带着激动汇报了实验结果,“我们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在16摄氏度激活超导状态,另外,在21.8摄氏度时,检测到了交流重场强的极值,数值为百分之17。” “而超导状态的场强,则为百分之13,场强极致比常态高了四个点。” 这个实验结果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要对于实验有所了解,就明白复刻实验的成果,已经强于芝加哥大学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成果。 实验只是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的,而芝加哥大学的实验组制造了260万倍的大气压。 同时,实验激活交流重力场的峰值比常态高出5.8摄氏度。 至于交流重力场强,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交流重力场强和实验的布局以及超导材料直接相关,但和提前检测到交流重力场强的峰值无关。 实验结果确定下来。 周敏华也回到了科工局的办公室,她已经收到了王浩提交的机密成果报告。 她之前还犹豫着,是不是要再去一趟西海大学,了解一下成果报告的具体信息,主要还是因为其中的信息太惊人了。 上面说通过研究出了一种元素组合,而这种元素组合,会大大提升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同时,还做出了数值说明,“能制造出100K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 周敏华很清楚,100K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代表了什么。 这个临界温度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可以在某些领域实现超导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比如,超导磁悬浮列车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比如,一些特殊需要超导材料传输电力的部件。 等等。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公司,专业制造铁基超导材料,但临界温度基本都在30k左右,也只刚摸到“高温超导“的边缘。 这些公司制造出的超导材料以及相关的设备都是卖给实验室进行研究的,而不是正式投入工业使用。 现在的超导技术工业上也有使用,但覆盖的领域实在太小了。 如果能实现研发出100K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就等于直接能发展出一个有规模的产业。 同时,产业未来可能会膨胀式的发展。 周敏华很清楚,这种级别的成果已经不是她能够决定的了,有了刚获得成功的复刻实验,她也 不需要再怀疑什么。 她干脆就把信息朝着上一级提交。 科技部。 赵恩顺部长正坐在办公室,处理一些重大项目申请信息,他看着新提交上来的申请有些头疼。 那是廖光远院士联合好多学者、官员一起提交的项目申请,是希望在首都机场外建立一条超导磁悬浮列车。 这种级别的重大项目绝对不是一下子就能批准的。 赵恩顺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项目,他早在两年前就听说过类似的讨论,甚至还旁听过廖光远的演讲,而这次只不过是把项目申请正式提交上来。 当重大项目申请提交到赵恩顺这里,只要通过就能够进行高层讨论并实施了,但赵恩顺知道肯定不能直接给通过,而是应该要继续按住,直到有了“成熟的时机“,或者找到个充分的理由。 比如,一些有重大影响力的顶级学者支持。 廖光远,重量级还是不够。 虽然廖光远也是科学院的院士,但即便是院士也没有资格决定几百亿的大项目,甚至说几十亿的项目,都不可能直接决定。 如果只是几千万、上亿的实验项目,还是能直接给审批通过的,几十亿、几百亿就实在太多了。 有些学者却是有这个影响力。 比如,一些科研上有重大贡献,放在国际上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 赵恩顺能想到的就是王浩,他思考着,“如果是王浩支持这个项目,就可以考虑审批讨论了。” “否则……” 他还是摇了摇头。 赵恩顺正想着的时候,助理就在门口说了句,“赵部长,科工局那边提交上来了重大机密成果信息。” “重大机密?” 赵恩顺听罢一愣,马上让助理把文件送过来。 他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和周敏华的感受一样,都是非常的震惊。 同时,他还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能制造出100K以上的铁基超导材料,超导磁悬浮项目就能启动了吧?” “也许……” “还是要问王浩的意见。” 赵恩顺思考着立刻做出决定,要组建个团队一起去西海大学。 这个成果关系太重大了。 他必须要去西海大学亲自看一看,和王浩本人当面谈一谈,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