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研究危机:学术渗透实在太可怕了!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这个消息在确定同时也对外发布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国际的关注。 之前就只有科技部发布的成果公告,就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后续一直没有消息,好多人都对于成果公告产生了质疑。 现在等于是确定了消息 ,还确定成立新的企业,并且筹集了高达六百亿的资金去建设新企业。 毫无疑问,新企业就是围绕超导材料展开。 好多媒体都希望能够知道新的消息,甚至有的还去科技部门做采访,但因为涉及到保密性的问题,就连过去的采访记者,都觉得不可能有新的消息。 这次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科技部的新闻发言人接受了采访,还公布了新材料的图片,并对于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中包括硬度、熔点、超导临界温度,等等。 科技部还公开发布了新材料的图片,偏银色有些暗淡的新材料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很快就有国际超导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新材料的图片来看,这个材料的金属元素含量很高,也就代表所能承载的电流强度,并且性态稳定。” “只从颜色和性态来分析,它是一种薄膜型的超导材料,可用于工业领域,但薄膜型的超导材料,应用领域也会受到限制。” “至于超导临界温度,还是要有具体材料才能验证······” 国际上的超导专家们,大多是对于新材料超导临界温度的质疑。 这也是惯例了。 每当国内有什么重大成果的时候,国外就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影响并不大,因为专业的人都很清楚,既然科技部公布了新材料的参数,就肯定不会弄虚作假,更何况,他们还确定投入几百亿字进去成立新的企业。 之后有关超导材料又有了两个重大消息。 两个都是和超导技术有关的应用。 科技部确定了论证两个大项目,一个项目是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 首都的超导磁悬浮列车一直都在不断的论证中,并且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其实这项技术几十年前就有,德国、日国都曾经投入研究,后来因为牵扯的经费太多,技术难度也太大,相关项目都被放弃了。 现在国内重新确定,论证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自然是因为有了新的材料。 有了超过120k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是建造以及维护费用,都会大大降低。 另外一个要论证的项目就是超导储电装置。 这也是新材料的最大应用,甚至可以说是改变能源逻辑的科技项目。 不管是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还是超导储电装置的研究,都需要以新材料的制造为基础。 所以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 西海大学梅森数实验室。 实验室很多人也在讨论超导新材料,以及未来应用相关的技术。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王浩,他是只是知道了消息,心里稍稍期待了一下,还是正常的工作生活。 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懈怠了。 因为他发现弦理论‘渗透'了进来。这当然和保罗菲尔—琼斯有关。 现在实验室中研究湮灭理论和量子物理关系的就只有三个人,一个就是保罗菲尔—琼斯,另外就是海伦和陈蒙檬。 三个人平时交流的比较多,也就导致弦理论慢慢的渗透,而渗透过程就来自陈蒙檬、海伦和保罗菲尔—琼斯的争论。 他们的理念完全不同。 陈蒙檬和海伦受到王浩的影响比较大,她们认为必须要以实验基础,来对湮灭理论进行论证。 但研究量子物理奇点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很难对于湮灭力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正面的数学描述。 保罗菲尔—琼斯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并不想进行侧面描述,所以就引入了很多弦理论的数学逻辑,去对于湮灭力在量子物理奇点上的作用进行数学描述。 针对 这个问题,陈蒙檬、海伦和保罗菲尔—琼斯进行争论,却完全无法说服对方,因为他们确实没有办法进行正面描述。 最终,陈蒙檬、海伦,还是一起去问了王浩。 王浩最开始没有特别在意,他是很欣赏保罗菲尔—琼斯的,因为在量子物理的数学问题上,他自认为比不上保罗菲尔—琼斯。 术业有专攻。 保罗菲尔—琼斯是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相关的数学研究,水平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后来王浩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因为陈蒙檬、海伦一起说了一大堆弦理论有关的数学逻辑,显然是从保罗菲尔—琼斯那里听来的。 这可不行! 如果是正常做讨论当然没有问题,但把弦理论的数学逻辑拿来使用,而且是拿来用作正面描述湮灭理论,就肯定会出问题了。 到时候,湮灭理论岂不就成了弦理论? 这就是学术渗透啊! “这家伙,不会就是为了“渗透'湮灭理论,才来西海大学的吧?” 王浩感觉已经看破了保罗菲尔—琼斯,他的决定认真的研究一下量子物理的奇点问题,总归不能让保罗菲尔—琼斯,长期用弦理论来描述湮灭理论。 到时候,好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发布出去,湮灭理论就真成了弦理论的附带理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