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物理现象:吸住眼球的灰暗! (第2/3页)
的实验研究,尤其是物理圈子里,一些顶尖的学者不断的在打听消息,他们希望能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那可是新的物理发现,很可能代表未来的研发方向。 但是实验室方面迟迟没有消息,只短短的三天以后,就有相关分析结论出台,“迟迟没有公开消息,也就等于宣布失败!” 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其实就像是网络上的谣言一样,有一些谣言传出来以后,迟迟等不到相关的辟谣信息,也找不到关键证据证明是谣言,就会让谣言扩散的越来越快,相信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实验失败”只是一个猜测信息,可不管是瓦尔-克罗宁的团队、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又或者是其他相关人士,都没有站出来发表反对态度,自然会有更多的人相信,实验肯定没有任何发现。 很快消息都传到了国内。 学术和舆论的讨论暂且不谈,国内有三个专业从事湮灭力研究的团队,除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以外,还有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的团队,以及科学院物理所超导实验室的团队。 这两个团队没有什么大的成果,但一些小成果还是有,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反重力场特性研究,也会分配一些反重力场性态相关的项目。 现在反重力方向最重大的就是强湮灭力的研究,大型叠加力场可能带来的新物理现象,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他们自然也会关注到。 当知道瓦尔-克罗宁团队没有任何成果后,他们也开始担心起王浩的研究,就赶紧以各种方式询问一下,“克罗宁那边没有新发现,王院士,你们还要继续吗?” “当然。” 王浩的回答很确定,“不要看克罗宁那边,他们和我们是不同的。” 之后就没有再给回复了。 他的工作非常的忙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正在组装测试高压混合材料反重力标准设备,反重力飞行器研究基地则是在组装测试第二台样机。 两个研究中心都是在组装测试设备,其中牵扯很多复杂工作,每天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高压混合材料反重力标准设备的组装上,王浩投入的精力更多一些,主要因为设备部件都已经运过来了,他们是对于各部件进行检测,而后再细致的组装在一起。 等设备整体调试完成,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这个进度和瓦尔-克罗宁团队肯定比不了,主要是因为瓦尔-克罗宁团队的叠加力场设备,制造确定的时间很早。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决定制造新设备的时间晚,进度自然是远远跟不上的,但他们的速度很快,因为有一台标准设备,也只是组装同样的设备,再拼接在一起而已。 “差不多还需要半个月左右。” 当王浩问起具体时间时,向乾生估算着说道,“我们还要进行内部的调试,并对每个设备进行单独的实验,之后才会拼装在一起,制造出叠加力场。” 王浩对于进度还是满意的。 这时候,国际很多学者还是关注瓦尔-克罗宁团队的研究,因为瓦尔-克罗宁团队的叠加力场设备,已经确定制造好了。 现在肯定完成了第一次实验,却迟迟没有消息传出来。 很多人分析得出两个结论-- 一个结论和之前一样,是没有你任何新的物理发现;另一个结论则是由大发现,而且是需要保密的大发现。 相信后者的人并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同时还有其他信息作为证据,比如,格兰-卡特去过瓦尔-克罗宁的团队,出来以后被人拍到脸上挂满了失望情绪,明显不可能看到什么新物理现象。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舆论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让一些民众都开始关注起实验,就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瓦尔-克罗宁依旧是没有出面,他不需要去向记者解释,也不需要去向民众解释,但他必须要相能源部解释。 他去了能源部参加内部问询会,并说道,“我们到现在确实没有值得一提的进展。” “这不能百分百说明我们的方向是错误的,也许在后续增加磁场强度以后,就会有一些新发现。” “科学研究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更何况我们就只是延续之前的方向。” “但同时,种花家方面也在做同样的研究。”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发现,种花家也不可能有任何发现。” “现在谈失败还太早了点,我们还能够继续加强磁场,或者做一些其他的检测……” 瓦尔-克罗宁再问群中说了很多,差不多可以用‘期待未来’以及‘推卸责任’来做总结。 能源部官员们自然也感到很不满。 瓦尔-克罗宁知道自己的位置不问,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投入到研究中。 …… 当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学术界的关注目光也从瓦尔克-罗宁的团队转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瓦尔-克罗宁团队长时间没有公开消息,大概率是没有什么新发现了。 那么王浩的团队呢? 按照时间来推算,再考虑到种花家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