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垂帘听政 (第1/2页)
皇宫之中,太监,宫女,文武大臣,随着汉灵帝的驾崩,个个披麻戴孝,房屋墙壁之上白帆随风摇摆。 在一片悲声之中,年仅1岁的刘辩登基为帝,号汉少帝。 汉少帝刘辩,本就为皇后与汉灵帝所生嫡长子,他的登基并没有引起满朝文武的不满。 年仅1岁的刘辩,懵懵懂懂,虽已经登基为帝,对于朝中事务却是一无所知。 就因为如此,朝中大权却是落在了国舅何进,还有皇太后的手中。 不过此何太后并不是董太后,而是何皇后,汉灵帝一死,何皇后也就成了何太后,而董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 渐渐的,随着何进大权在握,何太后和何进兄妹二人,开始飞扬跋扈起来,到处拉拢势力,笼络文武重臣。 而他们的举动,却是引起了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的担忧。 这一日张让来到长乐宫,求见了太皇太后。 董太皇太后,见到张让后,就问明了来意。 张让对董太皇太后道:“太皇太后,如今大将军何进,逐渐的大权在握,开始飞扬跋扈起来,全然不将太皇太后放在眼里。” 董太皇太后一听张让的话,眉头紧锁,咬牙切齿道:“他们兄妹二人,出身卑微,只不过是屠户之辈罢了,若不是你与哀家提携,那有他们兄妹的今日。” 张让一听,连忙道:“太皇太后所言甚是,我们不能坐视他们兄妹二人壮大,若真要那样,岂有我们立足之地。” 董太皇太后一听,连连头,对着张让道:“那你可有什么良策?” 张让听到董太皇太后的话,往董太皇太后身旁凑了凑,声道:“太皇太后,如今少帝年幼,您不如就垂怜听政,朝中琐事交由我来办,慢慢儿的,我们就将他们兄妹两人架空,将实权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到时候,岂容他们兄妹嚣张。” 其实,张让也不是傻子,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朝中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万3333,m.一何静对自己有不测,也有足够的实力去对付何进,免得到时候任人宰割。 董太皇太后,一听张让的话,连连头道:“此计甚妙,我们就以张常侍之计行事……” 雁门郡,太守府 此时已经五月,炎热的天气,让人连门都懒得出。 身在太守府后堂的李阳,却是接到了朝廷的一道诏令。 而这道诏令,正是自己期待已久,大将军何进招集天下英雄进京勤王诛杀十常侍的矫诏。 而在同时,西凉刺史董卓,并州刺史丁原等,纷纷接到了何进的诏书。 李阳看着手中的诏书心道:“看来是该做出准备的时候了,不然就要晚人一步了。” 想到这儿,李阳匆匆走上了太守府,一边走,一边对着身旁的亲兵薛一刀和李铁柱道:“传令各级将领,太守府听令,另外派出信使,传云中郡的赵云,朔方的贾诩高顺,以最快的速度,来太守府议事。” “喏” 两人见李阳火急火燎,不敢作出任何耽搁,匆匆抱拳答应一声便离开了太守府。 抛开传唤各级将领不提,却此时的李阳来到太守府找到了荀攸,郭嘉,杜伯侯三人,将手中的诏书递给了三人。 三人不看还则罢了,一看之下,个个倒吸一口凉气。 好半天,荀攸才开口问道:“主公,朝廷下诏令,召集天下英雄进京诛杀十常侍,主公以为该当如何?” 李阳看了看三人,发现三人用同样的目光望着自己,李阳才开口道:“依我看来,此次召集天下英雄进京,能不能诛杀时常是不,各路人马进京,恐怕天下再无宁日。” 荀攸,郭嘉,杜伯侯,看了看李阳问道:“那依主公之见,是该进京,还是不去?” 李阳道:“我暂时不打算进京,等并州刺史丁原率军离开之后,我先将空虚的并州拿下在。” 李阳的话,听在他们耳里,就如同晴空霹雳一般,纷纷有些不解的望向了李阳。 郭嘉心道:“看来主公是要逐鹿中原了!” 想到这儿,郭嘉问道:“虽并州刺史丁原进京,但其麾下有数十万人马,万一我们一旦将并州战领,店员带着人马杀回来不,朝廷恐怕也会以反贼的名号,招集天下人马,前来攻打我们,此时去攻并州为时尚早。” 荀攸和杜伯侯,听完郭嘉的话,也是连连头。 李阳微笑着道:“如果丁原一去不复返,被吕布所杀,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