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特尔表演学与我的故事_第40章 第37课,可塑性和表现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 第37课,可塑性和表现力 (第1/1页)

    第40章第37课,可塑性和表现力

    2005年12月10日beijing记

    这天,化名王启隆老前辈与奥朗特.考特尔.威尔在课上议论半天。可以说各有各的想法,大家们也是都各执一词。

    化名王启隆老前辈:“表现中的可塑性和表现力是什么?我认为,可塑性就是可以被塑造的能力。这么说吧,首先我们先从字面上来理解,可塑性就是可以被塑造的能力。”

    奥朗特.考特尔.威尔这个时候说:“王哥,我可觉得事情不一定只有一个。打个比方,泥土的可塑性一定高于钢铁。那么衍生到表演上,你是像铁还是像泥呢?很多人在表演学习上容易进入一种固定模式,被套在框架里,比如开心的台词开心地说,悲伤就得去流着眼泪说。不是吗?”

    化名王启隆老前辈:“话是这么讲,但是,用宋丹丹老师的话讲,就是“表演情绪太重了”。这样的表演模式不改变,人的表演就会变得不细致,很统一。因为你已经形成了模式,你的思维惯性已经形成。”

    奥朗特.考特尔.威尔:“额,这个吗,我觉得,如果想要改变,就要丢掉以前学的固定模式,这就是一个有些漫长的过程。很多人学了几天甚至没学过,但他对表演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很容易引导,老师一说就会按照老师说的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做,那就是可塑性比较强了。”

    课上,有个同学问到:“老师?我提个问题,那这个与影视表演有关系吗?”

    化名王启隆老前辈:“有,很大关系。当然,以上只是两种极端,大多数人是处在中间的。那么初学者怎样去学比较合适呢?怎么学很关键。”

    随后化名王启隆老前辈又说到:“同学们,首先有想法,动脑子。”

    奥朗特.考特尔.威尔:“首先,学习表演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要会动脑子。比如老师让你演一个小t,你没做过小t,但是你总看见过会演戏的演员是怎么演小t的吧。一定不是明目张胆各种表情仿佛在告诉大家,我就是小t。这就需要自己去动脑子换位思考,如果你真的是一名小t,你会怎么样去t一样东西,你的心理状态你的细节动作会怎么表现。学会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经过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非常重要。”

    化名王启隆老前辈:“这一点,在生活上必须要有的。表现力,再一个就是表现力,不能说表现力是可塑性的一部分,但可塑性强的演员表现力也没有问题。很多人有时候心里的剧本很完美但一上台就演不出来。这个问题第一是表现力不够,第二是想太多,一般你在台下想的越好上台越表现不出来。你们现阶段就是把自己放简单,只要是能把简单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就行了。宁可脑子里有一分就能表达一分,不要有十分只能表达五分。因为表演是不允许你解释的,别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也不要要求自己去走内心戏,现在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打开,把心里的那点东西表现出来,这个啊,就是表现力。”

    奥朗特.考特尔.威尔:“解放天性不一样了,解放天性练习虽说是表演的基础练习,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觉得你上台放不开,演不出来,那你就是天性没解放,说白了放不开就是怕别人笑话,怕丢人,这是心理上的胆怯。”

    化名王启隆老前辈:“确实啊,现在这个阶段你的表演老师也不会再带着你们解放天性了,那你们就自己去解放。每天逼着自己去街上人多的地方找陌生人说话,去经历尴尬,去经历丢人。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没那么放不开了,你的包袱慢慢放下了,你的脸皮没那么薄了,那么恭喜你,你终于打开自己了。”

    今天这堂课我听了很多很多,老师讲的也很彻底。我们记在本子里。后来,回家又温习一下今天的功课。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