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触碰到了他们两个的知识盲区 (第2/2页)
情,自然是你出了问题。 顺理成章的让臣子摆脱了责任。 把锅甩在了皇帝的身上。 这很合理! 毕竟,史书都是他们这些当官的写的。 他们当然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乖孙,你说的这个什么天气变化,咱怎么一点都听不明白?” “能详细的说说不!” 朱元璋也来了兴趣,拉着朱允熥走到一旁休息的地方。 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面。 看他这架势,已经做好了今晚彻夜长谈的准备。 朱标也不再理会面前的奏折。 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早就看的厌烦。 好不容易听到了一些书上没有的东西。 朱标也不会错过。 看着饶有兴致的朱元璋和朱标,朱允熥笑了起来。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的这番话,竟然会让大明的皇帝和太子起这么大的反应。 这也是朱允熥没有意识到信息差的原因。 他所处的后世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对他来说,这可能是很微不足道,很常见的事情。 对朱元璋和朱标这种地地道道的古人来说,则无异于晴天霹雳。 这也幸亏朱允熥和朱元璋是一家人,是亲孙子。 要是换做别人敢在朱元璋面前这么口无遮拦的大放厥词。 刚才就被外面的护卫叉出去杖毙在午门! “爷爷,爹,你们两个都熟读史书。”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看似是巧合,但是又很合理的事情。” 朱允熥先是掉了一下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的胃口。 紧接着,不等两人说话,朱允熥便继续说道:“第一个是历朝历代的都城都在慢慢的从北往南迁移。” “周朝镐京,秦朝的咸阳,西汉的长安,东汉的洛阳。” “后面的东西晋,隋唐宋。” “都是如此。” “就算都城没有靠南。” “也会安排一个相对来说靠南的陪都。” “这些真的是巧合吗?” 听了朱允熥的话后,朱元璋和朱标两人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情他们两人当然清楚。 按照史书上所说的,这叫龙气南移。 可这和粮食问题又有什么关系? “乖孙,伱说的这些爷爷都知道,这可你刚才说的之间可有联系?” 朱元璋挠了挠头问道。 他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朱允熥的思绪。 更猜不透朱允熥的想法。 这不是朱元璋的问题,是时代的限制。 朱允熥的思维,早就已经超越了当下这个时代。 “有!” “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天气变化。” “第一次是商周时期,第二次是东汉三国时期,第三次是唐末五代时期。” “爷爷,爹,我说到这三个时期,想必你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允熥面色平静,说话的语气也很淡定。 他所说的就是发生在历史中的小冰河时期。 其实还有第四次,就是明清时期。 只不过,这个不能说。 不然,不就暴露了。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瞪大双眼,对视了一眼。 纷纷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意思。 改朝换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