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仪天下_第九十一章(论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论兵) (第2/2页)

到这个老将军岀面,自是不怕把水搅浑,在旁边煽风点火:“小子,你当真是目中无人,不知深浅,马老将军可不是一般人,你没出生,他已经在打仗了,你这般说,岂不是有点妄自尊大了。”

    萧远易听到张雄此言,岂不明白他想借刀杀人,当下愤不可遏的说道:“张雄你个龟儿养的,我兄弟刚才就该一刀将你结果了,让你在这里搬弄是非。我兄弟就算兵法不如马老将军,但这是王爷定下的比武擂台,你们谁若不服,尽管和他上台与他比试啊。”

    萧远易铿锵有力的语气,让张雄脸色气的铁青,可却半天噎的说不出话来,上官飞羽连败三将的本事的确在这明摆着,有目共睹。

    上官飞羽只是想在潼关有个落脚之地,可不想和这些人日后兵戈相见、明争暗斗,当下开口道:“大哥且毋多言,大辩无声,与人争执是场没有硝烟,永无休止的战争。既然老将军谈及兵法,飞羽不才,倒要虚心向他请教一二,还希望老将军不吝赐教?”

    老将马勇望着上官飞羽成竹在胸,他的一双老眼显得古怪,这年轻人给他一种凉薄的气息,深不可测的感觉,可他毕竟在军营中是一名有资历的老将,自持劳苦功高,高高在上,目光像是在看晚辈一般,哈哈一笑,望着身前诸将,自诩一笑道:“哈哈……今日就在这众将士面前,教教你何为兵法,又何妨!”

    上官飞羽微微一笑,也不想想他是拜在谁人的门下,鬼谷一怒则诸侯惧,所谓的《孙子兵法》《太公兵法》《三略》《六韬》他早已熟烂在心,先前之所以说在这里与人谈论兵法,不过是纸上谈兵,只因为两军对诀,瞬息万变,怎么能仅靠书上得到的知识而在此妄下定论呢?

    上官飞羽朝着老将马勇施过一礼,笑容温和的说道:“敢问老将军,两军对阵,如何做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老将马勇一脸吃惊的看着上官飞羽,心想这小子还真敢问,两军对阵能够取胜已经不错,还想着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张雄见老将军马勇沉默不语,心想可别长那小子的嚣张气焰,哈哈笑道:“即便是我张雄在目不识丁,也知巨鹿之战,楚霸王项羽身率五万楚军,渡过漳水,破釜沉舟,击败章邯四十万楚军。”

    “彭城之战,汉高祖联军56万,项羽只带了三万人,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后发动突击,杀败联军十余万、逼的十万人逃跑时跳河而亡,汉高祖也在乱军中逃跑。”

    “官渡之战,魏武帝大破袁绍;周瑜火烧赤壁之战,陆逊火烧夷陵之战,张辽八百死士破孙主十万大军的合肥之战等等。”

    马勇但见张雄列举出这些以少胜多战例,点了点头,笑道:“张将军也是熟读史书,见闻广博啊。”

    “哪里,哪里,这都是平日里听评书耳濡目染罢了,和马老将军您相比张雄我可自知差远了!”张雄经老将军一夸,他先前头上笼罩的阴云,一下子散尽了,他这自谦之语,还真是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马勇见张雄都能说出这么多战例,何况是他博学史书呢,对张雄所言也颇为受用,目露笑意,望着上官飞羽道:“用兵之法么,诡道也!虚实相应,以逸待劳,敌锐则避之,敌强则扰之,敌弱则战之,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见到马勇侃侃而谈,张雄笑道:“不愧是马老将军。小子,别看马老将军已是花甲之年,可他也是不老廉颇,老当益壮的黄汉升。你可在他面前低调着点做人,别来这里自取其辱了!”

    老将马勇也是随张雄这一句溜须拍马倍觉心情舒畅,廉颇可是战国时期的名将,而那黄汉升可是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之一,老将黄忠,张雄以这两个人来夸他,可真是让他满面春风,更是在万千将士满目敬佩的目光下,让他获得荣耀。

    上官飞羽见这老将的确有些学识,目光带着敬重之色说道:“小子受教了!”当下向马勇施过一礼,微微笑道:“老将军所言算得上兵法精髓,我猜在场有人恐怕不明白老将军所言何意吧?”

    上官飞羽望见在场士卒听到老将谈及兵法策论,虽有部分人目露敬意,但大多数一脸茫然,只怕也不解其意,就连纸上谈兵也未达到,想来都是一些未受过学业的人,他既然在此与人公开谈论兵法,便有心为士卒解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