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鬼树1 (第1/1页)
王龙最近十分不舒服,老婆小萌自从去了镇上,回来后精神慢慢的越来越不好,后来竟发展到了神经质。常常地,她会突然歇斯底里大哭大骂。老婆脾气一直不好,可结婚三年,她对王龙还是不错的。现在,这是怎么了?更令王龙疑惑的是,小萌每晚都剪纸花,花花绿绿的纸,分明是烧给死人的。偶尔,她还真的烧,边往盆里点火边喃喃地说:“走好啊。小龙,你一路走好。” 那声音,让王龙简直是毛骨悚然。小萌,一直亲昵地叫他“小龙”。在她眼里,他成了死人?不仅如此,就连小萌看他的眼神也在一天天变化。起初是恍惚,后来是视若无睹。许多时候,王龙怀疑她压根看不到自己。就像他是个鬼魂,根本不存在。 带小萌去看医生,小萌突然对着医生又是哭又是笑,还突然指着墙说:“鬼,鬼,快抓他,快快!”然后,她吓得瑟瑟发抖,身子直往王龙怀里躲。 医生摇摇头,说这是精神分裂症最典型的症状。恐惧,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送往精神病院。可王龙却舍不得送她进精神病院,就是他想送,岳父也不会同意。岳父最疼女儿,决不会忍心将她送到那监牢般的地方。再说,岳母坚信女儿只是需要静养,慢慢就会好起来。 王龙不知道小萌到底这是这么了,而岳父母的反应也有点儿古怪。每天晚上,看到老婆剪着纸花喃喃自语,他就几乎快疯了。最后,他下定决心,亲自去一趟镇上,弄明白老婆在那儿到底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 两天后,王龙来到镇上。不过是个风景小镇,有些少数民族风情,却也并没有多少特别。不过,在车上王龙就听游人说此地有一颗树,名为“鬼树”。传说,看到鬼树的人,非死即疯。所以,这颗树就被当地人用砖墙围了起来,外面上了三把大锁。偶尔有游客偷偷进去,好像都没有好后果。 对这样的故事,王龙压根不信。这全都是装神弄鬼的噱头,只适合骗骗小孩子。 找个小旅馆住下,王龙随便吃了点儿东西,拿着老婆照片去了手工艺品一条街。每次旅行,小萌都会买回大批纪念品。而她也很喜欢讨价还价,从中得到很多乐趣。所以,一定有小贩认得她的。 果然,没走多远,就有一个小贩认出,她是那个买了他两面镜子的女人。 “买了两面镜子?”王龙颇为意外。 “是啊。我这儿挂着两面桃木妆花镜子,是避邪的。每天走过鬼树,我用它遮着眼。她好奇,听说了鬼树的事就非要买下镜子。”小贩说:“因为她肯出价,我就卖给了她,自己又找人做了两面镜子。” 王龙默然无语。那两面镜子挂在摊位两侧,桃木做框,各自雕着两柄宝剑,不过是寻常避邪物件。小萌虽然是个女孩,却天性好奇,最喜欢走南闯北搜集些奇闻逸事。 回到旅馆,王龙再向人打听鬼树在哪里,有个老人原原本本告诉了他。鬼树的得名是因为一个女人。据说,有个漂亮聪颖的女人嫁到一个穷人家。她整夜刺绣,独自支撑门户,供丈夫寒窗苦读,一心要他考取功名。后来,丈夫果真高中皇榜。可想不到,他发迹之后当即另娶,再不回家。女人伤心万分,夜夜哭泣。最后泣泪成血,上吊自杀。自此,变成了鬼树,流传至今。 王龙听罢,沉吟半晌,又问起非死即疯的传闻。老人叹了口气,说那树也的确蹊跷。有许多人进去之后,就变得莫名其妙,然后出来就发了疯。不发疯的,也活不了多久。“前阵子,有个大胆女游客不知怎么就砸开了锁,钻进了看了鬼树。想不到,她回到旅馆后,整个人都变了。披头散发,裙子上都是泥水。第二天,她没有再看风景就回了城。她那模样,好恐怖!” 王龙默然。那个人,就是自己的老婆?她回家时,的确衣衫不整,神色慌张。 晚上十点钟,王龙从床上爬了起来。带了个手电,带了把钥匙,他向着鬼树的方向走去。自己爷爷是个锁匠,王龙只要出门,必带一把钥匙什么锁都可以开。倒不是想偷什么,只是想万一钥匙丢了,可以用它替代。白天仔细去看过鬼树在那,王龙很顺利地到了目的地。 树被一座很高的石头房垒了起来,屋门上加了三把大铁锁。王龙手脚利索,没过片刻就把锁一把把打开。推开门,扑面一股幽凉的气息。秦龙深深呼出一口气,关好门,开始用手电打量四周。很大的木栏杆圈起了鬼树,就在一处缺损的木栏杆下,秦龙发现了两面镜子。拾起镜子,桃木框,跟小摊位上挂的一模一样。王龙更加确信,小萌来过这儿。并且,在这儿她发现了什么东西,所以才吓的丢了镜子仓皇逃走。 王龙小心地走到井边,用手电照照。奇怪的是,这树枝叶茂盛,似乎一直都在动。更奇怪的是,它的叶子是红色,就像鲜红的血。王龙用嘴叼住手电,两手撑住树干,将整个身子刚趴到树上。就在这一刹那,王龙的眼睛突然直了。接着,手电应声落在地上。 四周一片漆黑,王龙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他飞快地起身,跌跌撞撞地跑出了鬼树石屋,朝着小旅馆跑去。 回到旅馆,王龙双手抱住头。天哪,这怎么可能?他看到树上看到一张凄楚痛苦的脸,那是泪流满面的老婆的脸。那张脸的旁边,是两个白衣人。手电掉进了哪里,别的他没看清楚,可他的确看清了老婆满脸泪痕!这就是小萌精神崩溃的原因? 整整一夜,王龙辗转反侧。天亮之后,岳父打来电话,叫王龙马上回去,小萌不见了。 王龙大惊失色,赶紧订票,坐最早的火车返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