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第2/2页)
“你们还就说对了,我们这里有一个景点就叫‘终南访贤’,还一个景点叫‘竹林问贤’。”左边那人说道。 “咱们走吧,听他们废什么话?”陆勇说。 进了门,沿着一条平缓的山道往上走,到了稍高处,整个终南山便一览无余了:总共就五六个山头,错乱地放置在一起,又都不高,最高的那座也不过两百丈。 “那里有两间茅屋,应该就是隐士的住处。”陆勇说道。 众人顺着陆勇手指的方向看去,在两山交界的一个平缓处发现了一处茅屋,屋后还有几株修竹。到了屋前,发现屋内并没有人。 “隐士呢,不会是买菜去了吧?”沙延祺笑道。 “门开着,应该就在附近。”陆勇说。 “以我之见,这至少说明了四点:一、隐士轻财;二、胸襟广阔;三、为人豁达;四、与人方便,乐善好施。”王谷说。 “他这屋里所有的东西都能当破烂扔了,还用得着锁门吗?”沙延祺说。 “这样的事,咱们还是不要急于下结论。”陆言之说。 “我还没见过隐士高人呢。”颜如说。 “我也只是听说过,比如说山中宰相陶弘景,他就是一个很有名的隐士。”沙聚成对颜如卖弄道。 “看来平时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王谷笑道。 “此处离陶弘景隐居的茅山也就二百多里,不知道这位终南隐士的能耐如何?”陆勇说。 “若这位终南隐士当真是贤德之士,谷王今日也成就了一件美事。”陆言之笑道。 “若他真是贤德之士,我必送他直上青云。”王谷说。 “人家已经决意归隐了,未必领你的情。”沙聚成说。
“说不定他是躬耕的卧龙呢。”王谷说。 “也可能他是想走终南捷径的卢藏用呢。”沙聚成说。 “对啊,这里也叫终南山,说不定就是别有用心呢。”沙延祺说。 “要真是别有心的话,这样做不就等于是不打自招了吗?”颜如说。 “不知道这终南隐士跟那个员外是什么关系?”陆勇说。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终南隐士成了员外的笼中之鸟。”陆言之说。 “还是只会赚钱的鸟。”沙聚成说。 “咱们进屋里等吧,外面挺冷的。”沙延祺说。 “这样不妥吧?”王谷说。 “隐士不循礼法,咱们又何必拘泥呢?”陆言之笑道。 “对啊,有背风的地方不去,隐士来了还以为咱们是傻瓜俗汉呢,直接撵走都说不定。”沙聚成说。 “程门立雪,美名流传,我等岂可造次?”王谷说。 “你现在可是访贤的周文王、刘皇叔,不是问学的游酢、杨时。”颜如说。 “颜如言之有理。”王谷说。 “是颜如一个人有理,不是颜如言之都有理。”沙延祺说。 “咱们进去吧,外面确实挺冷的。”陆言之说。 “这里面也没暖和多少。”进屋后,陆勇说。 “这比家徒四壁还惨呢,连四壁都没有。”沙聚成说。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说‘方宅十余亩,草屋**间’,看来隐士也分个三六九等。”颜如说。 “陶渊明那才像是过日子的,咱们这位终南隐士更像是躲债的。”沙延祺笑道。 “可能是追求不同吧。”陆勇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王谷说。 “这样说的话,乞丐应该是最有前途的人喽。”沙延祺嘲笑道。 “屋里怎么连个书案都没有?”陆言之说。 “画的东西都没人要,可能是封笔了吧。”沙聚成笑道。 “可能是没钱买吧,你看他都穷成这样了。”颜如说。 “兵士的手里不能没有刀剑,文士的家里又怎么能没有书卷文案之物?”陆言之说。 “可能另有隐情吧。”王谷说。 他们边说边等,倒也十分有趣。 “你们是谁,进我屋里干什么?”从门外进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人略枯瘦,衣衫单薄,憔悴黯然,含怒问道。 “我在画摊上觅得先生的作品一幅,慕名前来拜访。”王谷说。 “我的画卖掉了?”那人难掩惊喜。 “对啊,还是最贵的价格呢。”沙延祺说。 “真是祖宗显灵啊。”那人几乎要跪下了。 “别太激动了,小心被风吹走。”沙聚成笑道。 “外面天太冷了,所以我们就贸然进来了。”颜如说。 “放心吧,我这屋里没有值钱的东西。” “你这里的茅房在哪?”王田问。 “没有茅房……噢,要办事的话到山那边去。”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