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沉默_第四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第4/4页)

归结于看守的玩忽职守。因此,在今天之前,侯贵并不认为许正阳是一个多么难以对付的对手。即使今天,被急召前来设伏,他都认为是小题大做。要伏击一个人,居然动用了手术刀小组的两员悍将,外加二十余名持枪杀手,这简直是浪费资源,暴殄天物。因此,在战斗开始之前,侯贵坚信,这次战斗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并且没有一点点难度。可是现在,他意识到,自己错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枪手,侯贵知道,想击中目标,三点一线瞄准目标是不够的,三点一线的瞄准不是杀人,是打靶,目标不是栽在地上的靶子,是会动的人。因此,想击中目标,一定要预测目标在你开枪瞬间的动作,提前量,要估计好提前量才行。尤其是对手移动速度快的时候,这样的预测更为重要,而面前这位对手,速度无疑是异乎寻常的快,可仅仅是快并不能难倒经验丰富的侯贵,除了快之外,这位对手的移动更多的是诡异,方向的转折完全出人意料,这样突然的方向转换,绝不像是一个人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当侯贵开到第五枪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预测和瞄准,只能追随着许正阳移动的角度飞快的射击,将手中的手枪射速发挥到极限,倾泻出9mm的弹雨。饶是这样近乎盲目的速射,侯贵也坚信,自己的射击是对许正阳威胁最大的,所有的弹着点都紧紧咬着许正阳的行动轨迹,只要许正阳稍稍放松,就会被侯贵的子弹咬住。

    一发,一发,又一发,在射击的时候计算剩余子弹的数量,是一个职业杀手的本能,最后一发子弹射出的时候,不用扣动扳机,就知道该更换弹夹了。按动卡笋让弹夹自然落下,左手已经将弹夹推入枪托,一气呵成,中间的停顿几乎微不足道,抬手,抬头,准备开枪。就在侯贵的食指准备再次扣下时,他惊讶的发现原本离自己不近的许正阳已经利用自己更换弹夹的时候冲了过来,在晕去的一刻,侯贵的脑子里闪出了武侠小说中的经典描述,一个拳头在自己的眼中越来越大,一记快如闪电的击打之后,侯贵失去了知觉。

    师永杰咬牙忍着手臂传来的断骨刺痛,艰难的站起身子,市场里已经开始混战,我众敌寡的格局没有使得自己一方有丝毫的优势,枪林弹雨中许正阳如同一个鬼魅,在摊位之间穿梭,一边穿梭着一边抬手将沿途的枪手一击击倒,师永杰在心中叹了一声,这场伏击无疑失败了。

    杀出重围的最好方法是进攻,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被人提到无数次,可是仅仅有勇就可以胜利吗?盲目的进攻只是困兽之斗,结果只能越陷越深,而在重围之中保持冷静,绝不是每一个被困者能够做到的,许正阳绝对是其中一个。当师永杰在丧失战斗力之后,他终于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这场伏击战,去观察伏击圈中猎物的反应,或许只有这样的冷眼旁观,才能看出些许端倪。

    许正阳的进攻绝不是漫无目的的,如果只是为了躲避弹雨,他没有必要规划出这样复杂的路线,那些方向的转换,不仅仅是诡异,更可以说是繁复,有时转换的动作需要用手脚在摊位的桌椅之上借力,而这样通过借力的方向转换,无疑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原因只有一个,许正阳要完成的不仅仅是躲避,还有寻觅。按照师永杰的经验,寻觅包围圈中的薄弱环节予以突破,是突出重围的最佳途径。可是在几秒钟之后,师永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许正阳是在寻觅,但绝不是寻找弱者,而是寻找强者。通过复杂的轨迹发现可以追随上自己行动路径的弹道,从而发现强手,寻机击倒。要知道在这样的突围之中,每少一个强手,就少一份威胁。而其余的庸才,对于许正阳而言,数量再多恐怕也不在话下。因此,当侯贵倒下的时候,师永杰认定,这次围剿失败了。趁着现在场面还算混乱,迅速撤离。

    枪声刚刚响起的时候,守在门口的马骁就明白,这是一个陷阱,不管是早已布置好的,还是临时设置成的,都已经无关紧要了,总之到了现在,陷阱已经被触发,一种久违的激动刹那间遍布他的全身,那种大战之前肾上腺素急剧分泌的感觉再次传来,机会终于到了。

    马骁不会贸然冲入市场,多年生死并肩的作战经历,在S组成员之间形成了强大的默契,这种默契使得马骁相信,市场里面交给许正阳,没有问题。而他马骁,此刻就是要在市场门口按兵不动,要观察,要发现敌人的破绽。这里并不是银翼集团的领地,要在短时间内布置这样大一个局,还要在这样一个集贸市场中动枪,绝不会天衣无缝。一个陷阱就是一架天平,在触发之前保持着摇摇欲坠的平衡,一旦触发,必将失调,随着优势的此消彼长,天平在不停的摆动,这种失去稳定的摆动,要利用好了,就可以制造漏洞。

    在马骁的眼中,布置这样的局是危险的,诚然,布局者一旦得胜,就可以从容的消灭对手打扫战场,抽身离去。可是一旦被局中人反制,局面将在瞬间变得难以收拾。枪声必将惊动警察,而马骁相信,久经沙场的许正阳,一定能够做到将这些枪手牢牢粘住,直到警察在市场外布下天罗地网。而设局者一定也会想到这一点,所以局中的核心人物必须尽快离去,只要要害人物安全撤离,就有机会挽救危局,此刻弃同伴而去绝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择机反噬,战略上的退却是为了下一步进攻。所以,马骁的任务很明确,截获急于撤离的对手,这个对手将是比钟睿大上不知道几倍的大鱼。

    一个出色的特种作战专家,要随时把握战场的时局,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前一刻的设局者,下一刻就可能堕入局中。此刻,一场反伏击的局已经设好,设局者只有两人。正在走入局中的,就是手术刀小组的四哥,师永杰。

    伏击失败了,银翼集团的枪手并没有陷入恐慌,不是第一次战斗,也不是第一次战败,这里不是境外,是国内,最坏的结果是被警察抓获,那也无所谓,总会有集团出面帮助脱困,就算麻烦惹大了,充其量也就是判几年的事儿,又没有闹出人命,最多判个非法持枪,三年到头了。所以,枪手们并不着急,按照以往的经验,首领离场后有序撤离,这场战斗就结束了。可是,在师永杰悄然离去之后,枪手们发现有序撤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许正阳的手上多了一支枪。

    枪是许正阳从侯贵手上夺来的,M9手枪,十五发子弹,从拿到枪的那一刻起,许正阳没有开过火,依然是闪避,袭击。直到距离市场出口最近的枪手开始加大火力,市场里面的杀手准备撤出时,许正阳开火了,一枪,击中想要撤离的枪手脚下,飞扬的尘土只是封住敌人的退路,别想再往外走,再退一步就要受伤了,连续三枪,久经沙场的枪手已经明白,从市场里向外撤离已经不可能了,既然这样,那么就把撤离的机会留给里出口近的同伴吧。如同有人发号施令一般,市场深处的枪手加大了火力密度,距离出口近的枪手开始起身,准备撤离。

    许正阳的枪声再次响起,这次击中的不再是地面,而是腿。对于距离出口近的枪手,击中地面不足以威胁他们,不会停住他们撤离的脚步,只有击中,击伤,才有效果。

    在伏击开始不到五分钟之后,埋伏在市场中的二十余名枪手已经有将近十人被击倒在地,失去作战能力。还有十余人则被团团包围,被一个人一支枪团团包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