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合作经营 (第2/2页)
里,标价还很高,立刻让很多看稀奇的人涌进了小布庄。刘珍珠站在店里,让所有想摸摸布料的太太小姐必须洗了手,小心的摸。这样的货色,自然有人想买,不过看着价钱,始终是看得多,买的少。 当大家为价钱感叹的时候,一位金大官人的朋友郁二爷却突然带了一批上等布料进驻金世莱的喜铺。金世莱立刻宣布要是在他的喜铺买全套结婚用品,钱到达一定金额,就可以用八折,九折买到那些新鲜花样的布匹。大家算了一下,要是首饰也在金世莱的喜铺买,八折的价钱很容易达到,特别是喜铺里面还卖一些特别好的胭脂水粉,可以花一百文试用,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这些上等妆粉的打扮,都会有特殊的姿容。可惜这些胭脂水粉也是在喜铺买了全套的东西也能买,宣城的女子都有些愤怒了。 当泾-县的太太团被锦娘带来,到喜铺来了一个疯狂采购之后,宣城的好多富裕人家坐不住了,金世莱的喜铺开始顾客盈门。好多新人的结婚用品都是在喜铺里一站式采购,连带着金世莱的酒肆都接到了几单顺带的生意。不到半个月,金世莱和郁小闲就消化掉了在扬州采购的所有货物,有更多的人都急切地想参与这档生意,连带郁二爷在宣城的商界都爆红。 郁小闲早有准备,扬州的上等货消耗光的时候,大罗小罗带着新收的邓家兄弟已经把从芜湖采购的一些新货补上了,喜铺的生意照常兴隆。郁小闲和金世莱各自都有几百两的纯利进项,郁小闲的收入比金世莱的还高,本来金世莱想继续淘金的,可郁小闲却发出了卖出的指示。 金世莱叹着着气,联络了人接手卖掉了老丈人给的三间铺子和自己的小布庄,理由就是想离开宣城去做生意,四间铺子本来能值五百两银子,经过这番炒作,实际上的成交价格就到了一千七百两。如此一来,金世莱的流动资金到了三千五百两之多,这时候正好也到了和王三爷的福建之约。
金世莱将一千五百两银票交给郁小闲打理,酒肆要翻新,后面的地还要买下做客栈,这些都要用钱,还有泾-县的客栈也要投资,这些钱应该够。再说跑商风险大,断然没有倾家荡产去做买卖的事情。郁小闲接过银票就换了五百两银子给金世莱,说到:“这五百两给七娘收着,你以后赚了金银除了藏起来留作子孙本的,都给七娘收着,这样才能让七娘安心。” 金世莱顿时有些感悟了,对郁小闲道了谢说到:“仙姑考虑的周全,金某一时忘了,我将远去,要是路上有事耽搁了,娘子身上有些钱,心里也能安。当年我贫困的时候,几两几十两都交给七娘保管,如今卖了她的嫁妆铺子,居然怕她被人骗了,不愿把这些钱留在她身边,是我没有考虑七娘的感觉。” 金世莱听了劝说,赶紧拿了八百两银票存在了不同的银号,然后又拿了二百两现银子随着这些票据全部交给罗七娘保管,还告诉她,卖掉了铺子,得了一千多两银子,他拿些钱做本钱,随朋友去福建看看就回来,让她好好看见,不要刻意减少用度。罗七娘见丈夫发了财,还愿意把大笔的银子放在她身边,也很安慰,对金世莱去福建的事情也不再尽力阻止。 郁小闲让金世莱卖掉了铺子,她也没有立刻停止跟新铺子断绝生意来往,还是供应在芜湖买来的各色货物,郁二爷在宣城还是保持着一个有本事,能拿到好货的名声。以郁二爷的名头,联系了一些宣城的其余势力,花了二百两银子,金家酒肆后面的三个小铺子和一个小院子就到手了。为了尽快开张,刘洪生带着徐忠义在这块地方忙碌起来了,大约一个半月之后,三家合营的大酒楼和酒楼后面的客栈就开业了。在开业的前十天,徐忠义和刘珍珠也举行了婚礼,连刘三妹也在邓家村里找到了归宿,那个北方汉子,本来就有些做面食的本事,从此就跟着刘家人扎根在这家酒楼,成为一个面点厨子。 郁小闲忙得很,她还要预备着自己的大客栈开业,自然不能总在宣城当郁二爷,不过最要紧的是赵岐的老娘带着黄家二老的骸骨在十月初九来到了泾-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