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_17小生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小生意 (第1/2页)

    郁小闲安排完了这些事,征求了柳家两个媳妇的同意,就把柳家的三个孩子,王家的三个小子都叫了出来,说到:“跟太太我去县城卖东西,我分红给你们,你们愿不愿意呀?”

    六个小孩子都说愿意,连秋冰月都想去,郁小闲说到:“你自然要去,因为你就是经管这件事的头目,连蛐蛐也要参加。等日子安定下来,以后你们就可以在两处居住,识字读书就让小刘账房交你们,学些待人处事和官府的事物由姚师爷指点。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你们能在这乱世中好好活下去。”

    郁小闲此刻把生意交给孩子们做,主要的目的还是想打开市场,到大户人家去推销自己家独有的限量食物和点心,去卖果子干,零食,还有建立细分生鲜的渠道。做这种事情,小孩子有绝对的优势。第一他们碰了钉子不会轻易气馁,为了几颗糖果都会继续努力。第二他们会让客人会有同情心,一般的成年人不会跟小孩子玩心眼,谈价还价。三来也算是个眼球经济,一旦把这个财路给开出来了,不但能赚钱,更能教育出一些会经商的孩子。虽然大明朝把商人的地位弄得很低,可郁小闲这种混合体身份的商人才不想管这些,反正要钱有钱,要士人身份有黄秀才,黄举人顶着,家里靠着黄家的势力照顾着,官府也不会干预,只要不过分,干什么都有前途。

    一家合营的客栈,五间小小格子铺。一间暗地里的合营店,两亩多地的种植饲养场,郁小闲的地盘就这么大,有人打她的主意。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其实就算是有心人去估算。郁小闲明面上的收入不过就是每天三四两银子,要养活一大家子的主子奴才,能有多少富余,根本不会有人打她家的主意。只要这样的日子能依靠在黄家这棵大树底下,闷声发小财。度过两年的饥荒。就是一步最好的布局,至于那个女子和跑商坊才是真正能赚钱的地方,郁小闲准备稳定了这边的财路就一心走暗线投资。

    在邓家村带来的几个善于做面食的女子在客栈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来纸市场采买的北方人而言。这就是家的味道,客栈每天除了供应自己的客栈和榴花院,几乎不再把这些面食对外卖。这几个女子在郁小闲的指点下,用蔬菜汁给面团染色。做出了五颜六色的蒸饺和包子,她们还学会了做南方的海味大混沌,郁小闲配方中的果味饼干,这让郁小闲非常满意,预备专门派人去学廊桥镇的梅干菜烧饼的做法,预备顺势开发出腊rou烧饼,卤rou烧饼,不过这些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徐家的人在五天前就接了订单,要求作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竹笸箩,还有类似后世盛蛋的纸壳一样的东西。就连几个小孩子在培训销售话术的空余都在把一些纸坊做坏了的纸,裁剪成大小不同的规格。郁小闲可是对这些孩子说了,读书的钱要靠他们勤工俭学得来。这些孩子为了上学都很认真地在训练,连蛐蛐都吵着要上场。

    东市上的老孙干脆让儿子每天去南陵那边去收猪,收鸡鸭鹅之类的东西,按原价交到郁小闲的饲养所。他自己就干脆带着一个徒弟住在了郁小闲家里提供的客房里,每天丑时就开始杀猪,一直到天亮才收拾东西,带着郁小闲家批发给他的猪rou去东市卖,不到中午就能卖光,然后就回到郁家吃中饭,睡中午觉,然后又帮着郁家做些事情,吃过晚饭就睡大头觉,到了丑时又开始新的一轮“屠杀”。

    离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开始的前两天,从客栈的牲口棚子里赶出了四头牛车,赶车的都是孩子,牛车不是以往的板车的样式,而是宽大的车厢,整个车厢用不同的花布装饰了,看上去十分喜气。这四辆车子在山神市场的街上一出现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车子很快就停在了种养场的门口,大家看见有一伙人把一些桶子,盒子,筐子什么往车上送,却不知道送上去的东西是什么。

    等东西装完了,牛车就直接往县城里去了,很快就停在了陈家的大门口,陈陆氏昨天就被知会了,今天郁家的车子要把她家当做第一站,四辆车上会有些吃食和生鲜,她家可以第一个选。陈陆氏特地起了一个大早,就是为了来看看稀奇。

    第一辆牛车打开了,车子里的小货郎是卖早点的,十二个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