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_63三年间之生意篇(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3三年间之生意篇(一) (第1/2页)

    芜湖的元宵节比泾-县的元宵节热闹多了,香雪姨娘看见郁小闲带着儿子出门做买卖,态度就比往常要亲热了许多。又要忙于生活,又要当好母亲,哪个时代都不容易,处境相同的女人才能互相理解。蛐蛐和香雪姨娘的儿子相差不大,因此还结拜了干兄弟,两家因此比从前更加亲热了。

    香雪姨娘给了郁小闲二万三千两银票,还满口答应去帮郁小闲打点泾-县的官场,保证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泾-县的地盘找郁小闲的不痛快。郁小闲谢过了香雪姨娘,在盘亘在芜湖几日,和香雪姨娘商议了在海商贸易上的合作,然后才启程去扬州。

    在去扬州的路上,郁小闲抱着蛐蛐在怀中,心里特别安乐和宁静。如今所有的事情仿佛都能看清楚了,能看清楚的未来会让人目标很清楚,也很安心。郁小闲的任务就是赚很多钱,找各种灵气足的宝石和灵药,然后买下来送到山里给路云虎挑选,等待着一种机缘,然后就离开。对于这里,郁小闲没有很多留恋,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蛐蛐,这个孩子才五岁多,要是自己能守护着他长大,心里就完全没有遗憾了。可是这样,离回现代的时间就更远了,郁小闲也不愿意,那边是自己的亲人和好朋友,如果在这边太久,也许重回现代会有断代的隔碍。

    矛盾的心情让郁小闲本来安定的心不平静起来,她知道这种困惑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现在只能做些别的事情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最好的事情就是读书了。郁小闲的行李里面只有那本梁大夫送的养花,调制香料的手抄本,郁小闲觉得以后在扬州应该有不少这样的闲暇时光,研究这样的雅事也能培养一下气质。顺便赚些小钱。当拿出那本书的时候,一本很薄的册子也同时从行礼里掉出来了,郁小闲捡起来一看。就被手抄本上的字迹给吸引了。古代读书人的字就是他的第二章脸,能写得出这些让人心生愉悦的字,这个人相比也是极为俊朗的一个人吧。郁小闲当初在扬州买的破书都运回山城给孩子们当教材了,独有这一小册子她没有送走,因为这是一部没有抄写完的,没想到这个本子里还另外有乾坤,最后居然附了两张纸的。虽然也是不全本,可那字写得,郁小闲觉得很合眼缘,她也想练就这样一手好字。

    她把两张纸拿出来认真欣赏过后,心灵顿生愉悦之心。为了不损坏这两张纸,她决定到了扬州就把它们装裱起来,然后收藏好,难得这些残经既可以宁神,又能当字帖用。这件事定下来之后,郁小闲就开始过着教宝宝识字,带宝宝唱歌的旅途生活。蛐蛐学了些音律,郁小闲又教了现代的儿歌,其中不少就是小涵唱过的。蛐蛐唱起小涵原创改变的找朋友版的小老鼠上灯台。那声音和小涵一样可爱,让郁小闲更加思念自己的小外甥。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遇到一只大花猫,敬个礼,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每当小涵唱这首自己原创的歌谣时,郁小闲都会忍不住大笑,小涵这孩子太聪明了,这么小就懂得现实中的规则,连老鼠偷吃油都要和花猫做个好朋友,还没长大难道就知道社会上的送礼和利益结盟,将来也许能当官吧。

    蛐蛐的未来又该如何设计规划,顿时成为了郁小闲思考的重点。蛐蛐必须在满清的统治下度过一生,古人的荣华富贵又只能依靠皇帝驾驭的官僚体系,清朝前期的政坛杀不出汉人官僚的黑马,也轮不到汉族势力在经济上出头,到了康熙盛世,蛐蛐也年纪一大把了,那么蛐蛐走仕途获得平安富足生活就不能想了,只有让他在暗中积累财富,振兴黄家的事情是后辈的事情。

    一个隐忍超脱的富翁,能周旋于官场的一个精明商人,这就是蛐蛐的人生。郁小闲定位了蛐蛐的人生才决定要如何培养蛐蛐,做个商人,书是要读的,除了必要的文章诗词就只要读一些史书,最重要的是经历和见识,培养蛐蛐和各种人打交道,看来从此干什么都要带着这个小东西,很多事情书本上学不到,只能靠言传身教。

    路上还挺冷,辗转了六天才到达扬州城,扬州城此刻非常热闹,郁小闲和蛐蛐一到小闲居,栾氏就把他们带到一间小屋说悄悄话。看见栾氏面带忧愁的样子,郁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