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9三年间之乱世安排 (第1/2页)
粉蝶得到了好归宿,在郁小闲眼中还不算牢靠。因为粉蝶大约是不能生养,粉蝶的丈夫又是鳏夫再娶,原配并没有留下孩子,这段婚姻的长久也许会因子嗣的事情陷入危机,所以给丈夫纳妾生子,是粉蝶必须面对的问题。郁小闲一说,粉蝶心里也有数,她看中了小闲居灶房的一个十九岁的女子桂枝,模样不行,可人品很好,年纪到了这时候还不能成家,心里也很苦,要是粉蝶把她收了,将来应该好相处。郁小闲答应了粉蝶,把桂枝的卖身契交给粉蝶,又开始劝说粉蝶离开扬州。 郁小闲不能告诉粉蝶将要发生的扬州大屠杀,直接提出了散伙的事情,说要把生意结束,回乡下去。她还劝粉蝶远离扬州这个是非之地,去大金原先占据的地方安家,她和刘秀才聊过,知道刘秀才的姨娘嫁给了蒙古的大家族,有这层关系,完全可以投靠,在北方安家。粉蝶没想到郁小闲会提出这个建议,她不想离开从小生活惯了的江南,去北方苦寒之地,她甚至闻不惯羊rou的味道。 郁小闲说到:“你看我们大明的皇上已经那样了,南方恐怕也要乱成一团,相比之下,草原上的日子就安稳多了。你家的相公有才华,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随遇而安的性子,将来能给他带来好处。江南这边的战事很快就要起来了,再繁华的地方都保不住,反倒是大金以前占据的地方会安全些。刘秀才是北方人,能写会算。应该能在那边立足。你对刘秀才的好,他应该能记住,桂枝也不是个有心计的人,只要你能好好过日子。桂枝能多生养几个孩子。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对于郁小闲的高瞻远瞩,粉蝶是深信不疑,反正她也是要离开扬州躲避这一阵子,就去北方看看,只当是游玩。当年的娶粉蝶为妾的那个老头子跟着嫡子来扬州住了,听到了粉蝶的消息,那个老头子一心想着报复的事情,粉蝶听到风声就没在外面露过面,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又住在了小闲居。粉蝶的出身不好。她对外说自己是被大太太赶出来的小妾,因为不想自己的老底被完全揭开,于是她听了郁小闲的话。举家迁往草原,临行前带走了桂枝和几个喜欢的丫头仆人。粉蝶的手里攒了六千多两银子,她成家之前给了刘秀才两千两银子安家,剩余的她临走前留给了翠柳一千两,算是主仆一场的念想,自己带走了两千两银子和一些首饰,剩下的全给了郁小闲,还是那句话,她把自己的后路留给郁小闲才放心。郁小闲也希望粉蝶一生平安,能和刘秀才过上好日子。两人交接完事情之后,抱在一起狠狠哭了一场,也许今生都没机会见面了。 粉蝶临走的时候,翠柳哭得泪人似的,她也很想跟着去。可去不了。赵家才是她的归宿,将来的日子只能靠自己。粉蝶知道翠柳心里的苦。也劝过翠柳几回,跟赵岐和离,留下女儿给赵家算了,再找一个带孩子的鳏夫也比这样强,可翠柳就是赌气不答应,带着女儿,占着赵家大奶奶的位置不松手。郁小闲从来不搀和这里面的事情,由着她们主仆处理自己的感情事宜,婚姻这种事情,不是事到临头,谁也不知道错和对。翠柳要坚持下去,就让她坚持下去,但愿赵岐最后看在女儿的面上会再对翠柳好,至少栾氏现在对翠柳和孩子都很好。 粉蝶走后,郁小闲就放出了消息,要把小闲居出手,她这个老板娘要回乡守着祖业。小闲居的那些会员听到消息之后,立刻有人算计了一下。这处生意一年至少能赚四五千两银子,庭院也能值七八千银子,买来改造,继续经营下去也很安稳。现在管事的嫁人走了,这处生意若是用一万两银子买下来,绝对超值。 郁小闲心里的底价就是八千两,最后却和接手的人谈好了一万二千两的价钱。不过条件是把原先手下愿意留在这里继续干的人卖给新老板,允许赎身的条件不变了,农庄里还继续供应新鲜食材。一场大劫难来临之前,郁小闲不能改变历史去救更多的人,只能说,选择跟她回去的人,也许算是幸运的,至少不用面对将来的那场屠杀。不过生死有命,这些人也许会跟着主人家离开这里,逃到更安全的地方也不一定,这些由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