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3章 原来是虎(下) (第1/2页)
“伤亡了多少兵士?”王巨问。 “伤亡了三千余人,而且诸岛合在一起户数少则可能有二十万户,多则有三十万户,比少保预料得多。”姚雄答道。 这个伤亡也包括了非战斗性的伤亡,有生病死掉的,不一定是疟疾,各种各样古怪的病,包括水土不服引发的各种病症,还有的被毒物咬死的。真正死于疟疾的不过三四百人而己。 不过这一行,在王巨反复叮嘱下,预防工作做得好,否则就多是南方土兵,也会有更多的兵士死于疟疾。 但也有一半伤亡于战斗中。 那怕王巨花费了无数钱帛,几乎人人装备了优良的锁子甲,优良的刀弓。 主要原因就是彼岸岛屿生活的土著人太多了,其实面积也不大,主要就是吕宋岛以及周边的几个小岛,在南面还有几个大岛屿,但与燕达这一行无关了。其面积合在一起,还没有福建路大,也就是这个人口密度几乎能与广南相仿佛了,比广南西路还要密集。 幸好如王巨所说的,文明比较落后,没有精良的武器,也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成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部族。否则伤亡还会更大。 但姚雄也没有怪王巨。 岛上太复杂了,作为岛是一个大岛了,但以面积计算,也不是太浩大,可就这么点大的地方,无数个部族,各自语言不同,风俗不同,各种各样的地形,然而作为生存地,姚雄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地方,有很多河流,雨水充足,还有许多热带果树,就是热。如果能适应这里的天气。再开发出来,估计就是这一片地区,就能养育上百万户百姓。 其实还要感谢王巨很早就让康怀慎与沙回宝带着迁徙百姓中的丁壮,在这里开拓与战斗。至少对海滨地区情况比较熟悉,否则盲目上去,死亡率会更高。 王巨脸色也变了变,心想,幸好当初就没有将主意打到主航道哪里。 于是问:“东良那边进行得如何?” “还比较顺利。为此,好几次让燕将军头痛万分。” 毕竟在那种环境下配合,又是那种情况配合,十分不容易的。 况且燕达还想活更多的人…… 王巨笑了笑,说:“去邕州。” 一行人骑马来到邕州。 一年时间过去了,在王巨与陶弼联手推动下,邕州城略略恢复了一丝生机,不过现在邕州也开始在戒严。 交趾讨要五州之地了,宋朝给,大事去矣。这个则是王巨努力了,所以才有了十头驯象的故事。但是宋朝不给,说不定交趾以此做借口,又会出兵。 陶弼也长舒了一口气:“来得正是时候。” 毕竟主力军队全部送到彼岸集训了,广南西路留下的兵力不足。 王巨说道:“陶公,可以上书了。” “真上书?” “我承诺过燕将军的,不这样,这些百姓不能安置。” “确实不能放在广南……”陶弼说道。本来广南各部族桀骜不驯,王巨正想办法加强融合呢,如果将这一批对宋朝怀着仇恨的昆仑奴留下来。广南西路会更加复杂。 “只是这样……” “陶公,弹劾我的人还少吗,不在乎你一个,这叫虱子多了就不怕痒了。” “那我就写了。” 陶弼伏在公案上。当着王巨的面,写了一份“弹劾”奏章,说是王巨不知从哪儿弄来一群昆仑奴,敢情现在王巨才知道古人所说的昆仑奴不一定是非洲黑人,凡是南海或天竺南部皮肤黝黑的人种,古代中国全统称为昆仑奴。 王巨用这群昆仑奴铺路修桥。建设关寨,兴修水利。 虽然这群昆仑奴生性懒散,特别是这个懒散,王巨还刻意观察过,确实与汉人百姓有着天壤之别,勤劳度还不及那些封闭落后的蛮人。懒散了,想他们干活,皮鞭竹杖就少不了的。因此陶弼弹劾王巨,虽然懒散,可他们没有向朝廷讨要什么薪酬,王巨却派人动辄笞打责骂。给的食物也少,衣服也仅仅能蔽体的粗麻衣,却让他们从太阳出来,一直劳作到太阳落山。广南天气又长,仅是数月,便有三成人死亡,实是让人目不忍睹。 所以陶弼望朝廷出面,宽恕这些昆仑奴,以示上天浩生之德。 并不长,大约就是这些,中间又插了几个典故,然后就结束了,陶弼道:“子安,这样可行否?” “就这样吧。” 陶弼这份弹劾奏章起的只有一个引信作用。 一旦燕达率着大军回归,那时候押过来的百姓会更多,到时候朝中那些“圣母”们,就会一拥而上了。 也就是真正发酵之时还早。 王巨将奏章重新递给陶弼,然后说道:“开始吧。” 那个海盗计划执行前,得想办法,弄回来更多被掳获过去的百姓。 ………… 中交边境,禄州过去就是门州,门州过去就是七源州,七源州过去就是广源州,广源州过去就是思琅州。 广源州本来是属于宋朝的,但宋朝重心不在南方,由是让侬智高独立为王。宋朝平定侬智高后,交趾趁机向宋朝讨要广源州。友谊万岁嘛,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