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老君的紫金红葫芦 (第1/2页)
“也就是说,在孙教授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游记,变成了奇幻故事?然后,一个地质学家,探险家,变成了奇思妙想的童话作家?” 余泽说道:“是这样吗?” “哦,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我很好奇,戴威尔。” 余泽说道:“一位教授,喜欢探险,并乐意将自己惊奇发现宣之于众。然后,因为一个愚蠢的编辑,把他搞砸了?” 余泽瞪大眼睛说道:“这似乎是在说,一个搞了十多年研究,并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科学成果,而后在发表的时候,被编辑随便替换成了第二著作人,而他本人在知道后,竟然也没表示反对?这可能吗?戴威尔?” “为什么不呢?少爷?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吗?” 戴威尔说道:“知道在这本书发表后,评论界是这样评论的吗?” “我很有兴趣知道。” “图书界的知名主编说:我不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因为我只看了名字就不像继续再阅读下去。” “这是偏见。”余泽耸了耸肩,说道。 “孙教授的好朋友,人文科学教授图拉博士说:‘哦,你们问我有没有看这本书,我的回答是,是的,我看了。如果你们问我他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向我征求意见,我的回答是,是的,我给了他意见,我的意见是,把这些荒诞的故事拿掉。他是一个地质学家,探险家,他应该写一些我们希望知道的事实,而不是故事。’。” “哈,这就是,朋友。”余泽耸了耸肩。 “自然地理的主编说:你们不要问我其他问题,我只知道,这本书,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进入了畅销榜。它虽然不那么严谨,不见得那么符合科学,但毫无疑问的,大众喜欢它,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哦,这家伙差点就没说,他已经转行了。” 余泽耸了耸肩,说道:“我想,我们的孙教授,一定很生气。” “事实上,据我了解,是这样的。在老爷收藏,《我一生中最后的三件事》中,就有关于这一段不为人知的隐秘。由于那位书写自传的执笔人并没有私做主张的漏写,所以,我们很幸运的得知了当时发生的事。” 戴威尔笑呵呵的说道:“孙教授,跟他的那位主编,大吵了一架,甚至在最后,他向对方挥起了拳头。” 余泽颇有些幸灾乐祸道:“哦,我能理解那位教授的恼火。他原本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会名垂青史,结果,新大陆的发现者,变成小说家,换作是我也会抡起拳头。” 戴威尔没理会余泽的吐槽,他继续说道:“那位主编恼火的对我们的教授说:‘够了,孙,你应该感谢我!因为我,让你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畅销的作家!因为我的运营,你这一辈子都不会缺钱花!这难道不好吗?’。” “我们的教授是怎么说的?”余泽很好奇。 “哦,我们的教授什么也没有说,直接离开了。我想,他一定是个行动派。”戴威尔说道。 余泽好奇道:“难道他回去找人干掉了他的主编。又或者,他把他的编辑告上了法庭?” “事实上,他无视了他。”戴威尔微笑道:“我们的教授认为,真相,应该被人知晓,而不是另增添一层奇幻的外衣。” “所以呢?” “所以,他找上了有关部门。” “啊哈,原来所有的国家,都有有关部门。”余泽像是发现了什么,说话的声音都在向上挑。 不过很可惜,戴威尔没听出这其中有什么笑点,他自顾自的说道:“孙教授找到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讲述了自己的奇遇。” 余泽说道:“哦,有关部门,应该会相信吧。” “哦,少爷,很高兴你这样想。但事实上,有关部门,并不是这样认为的。那位自传作者在初版中,书写了他们之间的对话,那位当时负责接待的负责人,名叫约翰-韩。” “又一位华裔?” “是的,这位韩先生说:‘教授,事实上,在你来之前,我刚刚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给我的三个孩子阅读了您的故事书。我发誓,他们都很喜欢,这是他们听到过最有意思的童话。’。” 戴威尔摊手道:“我们的孙教授无法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把他的亲身经历,当成是玩笑,故事。而作为一个国家的有关部门,竟然会真的把一个在地质学领域的专家的话,当成是笑话。” 余泽说道:“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 “哦,这位韩负责人说:‘教授,从上个世纪开始,我们每天都会受到来自全球各地,数以万计的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