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耳门寺 (第2/2页)
三千年前前来地球的,那不是唐朝,那是更加久远的商周时代。 这庙的时间对不上。 那么,为什么要修这庙呢? 丁宇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废话,时间过去那么久了,谁知道那是为什么? 老头果然摇头说不知道。 那么这庙叫什么名字,谁修的你知道吗? 谁修的,这老头也不知道,但他记得一个名字,这庙的名字叫“耳门”。 好古怪的名字,还叫耳门? 他实在没想通,问了这小女孩,小女孩笑了,她说这名字是苗语发音,翻译成汉语叫“父子”,不是汉语中的那只耳朵,汉人以为悬崖上的佛像象是悬崖的耳朵,所以叫耳门,其实是错的。 丁宇谢了她,出了门,老头家里也就爷孙两个,不敢留外客,也就根本没留,但那个女孩还是挺懂礼貌,将他送到了村长家的院子。 她回去了,丁宇没有进村长的屋,他隐入了夜色之中。 星光初起,丁宇仰望上方的悬崖…… 耳门寺,在苗语的意思里是“父子寺”,什么意思? 丁宇遥望这些雕像,突然有一个奇怪的发现,这些雕像不是很自然,显得很生硬,到底生硬在什么地方呢?他久久地盯着,终于发现了生硬的地方。 雕像的生硬在于它们的朝向,所有的雕像都朝着月亮刚刚升起的地方,一座悬崖,崖壁其实也并不平,在这样的崖壁上雕刻佛像,佛像的朝向应该是各个方向都有,如果是顺势而为的话,会显得自然许多,恰恰是将方向全都人为地弄成一致,反而会不自然。
比如这边崖壁上有一尊佛像,为了让它朝向西方,硬生生地挖了个基座,丁宇站在这个角度看,感觉说不出的别扭。 所有的雕像全都向着初升的月亮,难道有什么玄机? 古代有拜月的古老习俗,但这不是佛教,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月亮升起的位置也会发生偏移,月亮不太可能是答案。 慢慢的,丁宇的思叙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名字。 耳门寺,苗语中的意思是“父子!”这庙是唐朝的,而远古的寺庙应该是商周时代的,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 这座寺庙是依据别的寺庙建制修建的? 那座商周的寺庙是“父”,这座唐代寺庙是“子”? 这个想法突然而来,丁宇一下子兴奋了。 如果这推论成立的话,某个地方存在着一座更古老的庙,那里也有九叶莲,那座庙在哪里?丁宇的目光遥视远方,穿越澜沧江,那一侧是高山大川,在夜色之下如同一群伏地的野兽…… 丁宇到了江边,他的身影突然一动,直接进入大江,浪花一起,他踏浪而行,激流翻涌,他如同海上神仙,踏上了对面的土地。 踏上土地,就是上山,悬崖绝壁之上,四野无人,丁宇一步步踏上,如上天梯,这同样是非人的方式,他不知道那一边是什么地方,但他也毫不在乎,他只知道这些雕像面向的是这座高山。 深山寻古寺! 他站在高山之巅,目光穿越夜空,看到了遥远的村寨,那村寨真够远的,直线距离最少也得十几公里,如果是一般人,到达这里至少也得三天三夜。 这里不会有人! 身后是澜沧江,没有人过得来。 前面是深山老林,也没有人过得来。 这样的地方,实在很适合隐藏秘密,但秘密到底在哪里?丁宇觉得依然是大海捞针,还是老办法——去找人打听!这些山寨里总会有人知道四周的情况,他在手机里拍下了九叶莲花的图片,让人回忆哪里有这种建筑,比自己盲目寻找有效得多。 他朝山寨而去,翻了一个山头,突然,他听到了野狼的嚎叫。 野狼,他当然不在乎,晚饭还没吃呢,打一头烤一烤也是不错的。 丁宇直接穿丛林,朝着野狼嚎叫的地方而去。 那是一座山谷,很荒凉的山谷,几头野狼对着树上长嚎,丁宇突然大吃一惊,他看到了一幅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奇景。 树上有人,是一个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女人! 她紧紧地抱着树干,从侧面看,脸色好白…… 依香在树上,她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自己今天的运气。 丛林里遇到野狼,翻了一座山逃脱了,在无法逃脱的时候,恰好身边有一棵树,这真的是一种幸运,虽然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但她遥望夜空,忍受着手臂的颤抖,还是觉得自己可能看不到明天飞起的绿孔雀。 就在这个时候,她突然听到丛林里传来的声音:“姑娘,你没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