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车通车 (第2/2页)
和影视作品之中看到的那种清末民初的老式蒸汽动力火车车头基本上没有两样。 火车头的后面是六节绿色的车厢,车厢两侧一排玻璃窗户,车厢里面干干净净,一排一排的木椅,车厢比现代火车车厢稍短,但一节车厢足足有六、七十个座位。 火车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时间的到来。 候车大厅之中,足足有数百人,一片热闹,遇见熟人,难免会聊上几句,话题自然是火车。 “他叔,你们也坐火车,去哪里呢?” “我们一家人去八里铺看一看,老家就是八里铺的。” “八里铺,哦,我知道这个站,你们在那里下车直接就到了八里铺镇上。” “你们去哪里?” “我们去上海县,听说从松江府到上海县不用一个时辰呢,以前的话,足足要一天的功夫。” “……” “各位旅客,从松江站开往上海站的火车马上就要开车了,请排队检票上车。”一名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个铁皮喇叭,正在大声的喊着。 很快,大家开始排队,开始登车。 张丰也在人群之中,张丰一身便装,像一位年轻公子哥,旁边还有一名美女,这自然是陈圆圆。 张丰要体验一下乘火车的感觉,没有兴师动众,而是低调得只带陈圆圆出行,两人也买了火车票,也排队上车。 通过检票口,来到站台上,找到自己乘坐的五号车厢,张丰牵着陈圆圆的小手上了火车。 陈圆圆和张丰不同,似乎一切都是新奇的,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充满了好奇。
车厢内,一片热闹,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正在大声的维持秩序,“大家对号入座,请大家对号入座,不要乱,每一个人都有座位。” 因为是首趟火车,为了不出乱子,没有出售站票,统统坐票,每一人都有座位,张丰轻松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一排五个位置,中间是过道,一侧两个位置,另外一侧三个位置,张丰和陈圆圆的位置连在一起,正是一张座椅两个位置。 在后世,张丰乘坐绿皮车,空调特快,甚至动车,高铁等,不知道有多少次,自然轻车熟驾,没有一点难度,也不像其他人一样一脸新奇。 在张丰看来,这火车车箱虽然简单,但干净明亮,因为是标准轨距的火车箱。车厢材料大部分为木质,如木椅,木板,连车厢的地板都是厚木板。 张丰的对面,坐着一队中年夫妻,中年夫妻有一点拘谨,不知道是因为张丰和陈圆圆,还是因为第一次乘坐火车。 “这个位置是我的。” “不对,明明是我的。” 张丰的旁边,有两人因为座位争执起来,张丰不禁微微一笑,站了起来,“你们的票给我看一看。” 两人拿出自己的车票,张丰接过来看了看,笑着道:“兄弟,这是五号车厢,你的票是四号车厢,你走错车厢了。” “这是五号车厢吗?” 张丰指着车厢两头显眼的“伍”字,大声的道:“你看,这是五号车厢,你要去那头,那头是四号车厢。” “哦。”刚才争执的一名青年,拿过自己的车票,朝旁边的四号车厢走去。 陈圆圆坐在靠窗的位置,打开车窗,用手扇了扇道:“丰哥,这车厢真有一点热。” 这不是空调车厢,现在是夏末秋初的天气,自然有一点热。张丰道,“很快就要开车了,车子一开动起来就凉快。” 几分钟之后,火车汽笛长鸣,然后,火车缓缓的开动起来,哐当哐当的声音,先是比较缓慢,渐渐的加快。 “哇,真凉快!” “看,你们看,那些外面的树在倒着往后退呢!” “这比骑马快多了!” “……” 随着火车开动,车内一片热闹,大家一阵阵的新奇,就是陈圆圆,也兴奋的大呼小叫。 “丰哥,你看那边,那是东方纺织厂!” 火车没有多久出了松江府城区,出城之后往东,从东方纺织厂旁边经过,看到纺织厂,陈圆圆高兴的大喊起来。 张丰不禁一笑,心中想道,自己小时候,第一次乘坐火车也是这样的吧。 火车达到正常速度,张丰估计了一下,时速应该也就二十几公里,肯定没有超过三十公里。 这样的速度已经让很多人惊奇,老百姓们习惯了走路,骑马,乘船等交通方式,速度哪里比得上火车,即使是这种低速的蒸汽动力火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