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惊闻噩耗说兼并 (第2/2页)
口茶,老爷这就过来问候三位了。” 管家的话音未落地,就从门外传来一阵子爽朗的大笑:“那是自然地,老朽为它事耽误了三位的正事,今晚就把盛宴,并把白花楼的几位行首请过来助兴,一定叫三位满意才是。” 说笑着,踢踢踏踏的就走进来两个人,前面的这位四十开外,个头不但也很瘦,小眼睛滴流转着满是精明,嘴唇很薄两边上翘,更是嘴皮子厉害的角色。 正是肖粮长,标准的江南精明商人的嘴脸。 后面跟着的也大概四十上下,穿戴着澜衫,还是个举人身份,才不过春天,燕子都没过来,这家伙手里就要摇着扇子,一副饱学君子的架势。 肖粮长指着这举人介绍:“这位是在下的同乡,韩通韩子鹏,嘉靖九年的举人,一向在京城,这次却有闲心到辽东玩耍,身为同乡,在下自然要紧着伺候着了。” 几个人客气的行礼,然后分宾主坐定。 那肖粮长想说什么,却又看看韩举人,然后韩举人就端着茶杯,哼哼几声清清嗓子,就开始说话了。 “韩某从京城才过来,就听见几件新鲜事,件件都和这位刘睿上差有关,韩某深感新奇,今儿听说上差驾到,就冒昧过来相见,请上差不要见怪。” 刘睿心里一百个纳闷,面上不动声色:“不过春秋试办,连个小吏都不是,先生一口一个上差,是不是准备叫晚辈羞愧致死哦?先生如果不嫌弃晚辈托大,就叫晚辈刘睿就是了。
至于晚辈,不过混混,真不知道有什么能入先生法眼的。” 韩举人喝了口茶,把茶杯放到桌子上,才说道:“不说卤煮火烧,还有百花楼的事情,就是那个虹吸就叫老朽惊叹不已啊,所谓不学有术,指的就是睿哥儿你这种人,生而知之,比咱们这些苦读诗书几十载的穷酸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啊。 夜深千帐灯,说尽出征汉子的思乡梦,催人泪下,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才十六没有读过几天诗书的混混写出来的啊。” 这年代的文人,张口诗书,闭口圣贤,刘睿听着就一个脑袋两个大,皱着眉有点腻歪的追问:“先生无事不登三宝殿,此番当面,必有说法,就请先生捞干的说话,眼下春耕日紧,晚辈很忙的。” 韩举人瞄着刘睿,呵呵冷笑:“既然说到春耕,那么,韩某就问一句,你既然弄出了虹吸饮水,可知道,下游这一带有多少水田等着灌溉,从小满到芒种,也就半个月的耕种好时节,凭这些水源,能否满足这些水田的要求? 嘿嘿,不瞒小友,这件事一旦弄不好,可能会流血成河啊,到时候,小友好心做了坏事,恐怕是整个卫城,包括你家中的老爷都不会放过你的吧。” 这话儿惊心。 刘睿心里翻滚,不确定的回话:“晚辈按照经历司白册的记载,更考虑到黑户的缘故,上游布置的虹吸,省着用应该能够用吧,不就是是个百户堡,五个商户村,半个月一个地方一天,只要事先挖好蓄水的大水池,就能留下引过来的水,一天用不完,浇不完所有的水田,可以日后慢慢浇水就是。” 要是这点算计都没有,咱刘睿算是白白混了两世了。 韩举人笑的更yin邪了:“还不错,能想到黑户的水田,也算不错,但你知道不知道,就是整个百户商户加上这些暗藏的黑户,所有的水田还不足这一带水田的三层,其他的水田可都是有主子的,都是地方贵绅,家人都有上面做官的,势力非同小可,你们难道就敢不管他们的水源了吗?” 妈呀! 刘睿浑身打了个冷战,呼应的就站了起来,心里马上恍惚:NND,是啊,整个大明的土地兼并严重,自己也不是事先没有一点理念,那苑马寺能在上面占有万亩良田,那么,都司衙门、总兵府,还有林林总总的官老爷的家人友人在这一代不是会有更多! 不给他们分配水源,刘睿有一万个脑袋一万条命也不敢啊,天祖宗,这可咋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