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灵_第十三章 半月栈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半月栈道 (第2/2页)

入岩石之中,应该是“袭雨”的剑招,洛晨自我估计一下,若是换了自己,在对敌的时候要做到这样整齐而且有力的剑痕,可还差得远呢。还有那一朵朵盛开的金花,“晓雨”。

    洛晨相信,就算再过几百年,父亲的痕迹还是会一直留在这半月栈道的。所有人都会记得他,所有人都会望而生畏。

    想到二叔告诉过自己,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天才,二十出头便坐上了家主之位,并且让得洛家上下全都心服口服。父亲和二叔长得有几分相似,那么想必也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吧。

    他敬佩自己的父亲,关于父亲的传说,在大陆上流传了太多,可是在自己听来,那更像是在描述一个不存在的英雄人物,并非是对自己来说慈眉善目的父亲。

    洛晨觉得,一个成功的男人,不光是做一个英雄,更要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只是父亲选择了做一个英雄,所以他在父守新孕半月之期还有三天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和腹中的他。

    洛晨听母亲说起过,在父亲离去第二天她就腹痛不已,那时整个洛家都忙碌了起来,所有的郎中、大夫聚集在大厅商讨,就为了保住这洛家下一代的第一个孩子。

    而听得父亲身亡的消息,母亲更是三天两夜不吃不喝,整个人瞬间消瘦了下去,最后在爷爷的劝说下为了孩子,才勉强开始进食。

    不是不管怎么样,洛青峰,这个名字,这个人,他始终是自己的父亲,他是所有孩子都梦想的父亲,他也是洛家的骄傲,他更有他自己的无奈,他是大陆的一个传说,是存在在这半月栈道永不磨灭的英魂。就是这样一个人,给了自己生命。

    所以洛晨无论如何也要来这里,来看看自己父亲生前战斗过的最后一个地方,这样的渴望,持续了十多年,而现在,他再也等不及了,哪怕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更加的是,他的骄傲不允许自己逃避,他是洛家的嫡系血脉,他是洛青峰的儿子,他怎么可以在面对自己的敌人之时心生胆怯。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而不是去逃避,给自己背上懦弱的包袱。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

    洛晨了解自己的缺点,感性和理性的共生体,他在面对母亲,面对二叔,还有面对龙浅月的时候都会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好玩,爱闹,会撒娇,可是当他面对外界的时候,又能够照着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那样决断,凌厉,甚至是冷漠。

    燕云谷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诱惑,燕云谷和半月栈道,单单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抉择,就能够看出洛晨未来的作为。

    以小见大。

    所以秦晋也好,卫世明也好,都选择将所有注码都压在半月栈道。他们相信,洛青峰的儿子绝不是懦夫,他应该有和他父亲一样的血性。

    洛晨选择和君末阳他们分开,一个人来半月栈道,一方面可以由自己吸引敌人,帮助末阳他们顺利通过燕云谷,一方面又遂了自己的心愿,一睹父亲遗迹。

    这是洛晨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洛晨的手不断抚过每一道剑痕,感受冰凉的岩石带来的触感,他感觉四周的水汽变得越来越浓,然后糊住了自己的双眼,在抚过一朵金花之后,突然地觉得鼻子一酸,泪水就涌了出来。

    “父亲,爹,孩儿来看你了,你看,孩儿长大了。”洛晨轻声道,手中蓝色的光芒越来越盛,“父亲,让孩儿再任性一次。”

    “隐雨!”洛晨抬手将自己全身的元灵之力瞬间向天放出,一股强大的气流冲天而上,在他的头顶开始凝聚雨元素,然后点点细雨飘洒而下。

    这招本是用来探查周围事物用的洛家秘术,只要被雨淋到的地方所有事物都可以投射在脑海之中被施术者感觉到,只是这一招消耗的力量太大,所以洛晨之前从未动用。

    而此刻,洛晨以这种方式来祭奠父亲的亡灵,就像是十八年前洛青峰和卫世阳、秦晋那惊天动地的一战之后接连下的三天三夜的大雨一样。

    这一招过后,洛晨浑身上下一阵虚弱,像是被抽空了一般,再无半点力气。洛晨扶上栈道旁的缆绳,却还是勉强地露出一丝笑容。

    果然还是有人在暗中保护他。

    在这之前洛晨也不敢确定是否真的有人在暗中保护他,所以他这一举看似任性,却又算是豪赌,赌上了自己的性命。而发动隐雨之后他自己自己赌赢了——因为他感受到了隐藏在暗中的自己洛家的队伍。虽然不确定暗中的那些人是否能够挡得住来势汹汹的卫家部队,但至少他们能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终究还是要依靠家族的力量,”自从洛晨离家开始,接连不断的遭遇让洛晨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最初的狂妄有多可笑,他终于知道自己的实力在这偌大的世界中根本难以立足。

    身后的卫家武士见洛晨的气息瞬间就弱了下来,终于没有再犹豫冲了上来。

    前面卫世明带队的人还在远远观望,一有变数就会立刻出手。

    于是千钧一发的形式就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开来,而此刻的洛晨,变得岌岌可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