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意难平,宗祠议亲  (第2/2页)
冷风把院里的花都吹落了好些。    族长大人前晚就派人过来通知了云卿,这日辰时到宗祠里来。    出了云卿入族谱,还有休憩完善后的祭祀。    云卿这是初次到宗祠,一面细细留神着。    在族长大人家里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曹氏宗祠”四个字。    白石甬路,两边苍翠青柏。    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曹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    族长主祭,族中长老陪祭,宁成侯献爵,族长两儿子献帛,曹绍均捧香。    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礼,焚帛祭酒。    族长大人十分郑重地把曹云卿三个字写进了厚厚的族谱。    这意味着,云卿便是曹家的一份子。    可云卿总觉得一点儿归属感也没有,还有那么一点儿落寞。    不时,淅淅沥沥地就下起雨来,雨帘如织,老太太被簇拥着坐在了上座。    族长夫人忙让人上了茶,一大家子叙起话来。    “这就是郡主呀长得粉雕玉啄,真真跟个年娃娃一样。”一个叔祖母对着云卿欢喜地说着。    云卿很礼貌地向那位叔祖母行个礼,又坐回去。    “瞧着通身的气派,我家那几孙女跟福嘉县主一比,可不成了一天一地了。老jiejie,你好福气呀。”那位叔祖母笑呵呵地恭维着云卿和老太太。    老太太笑了笑,说这也是托了皇家的福。    有宫里的嬷嬷教导,又随行祭天筹神,少有的有封号的县主。
    可不是托了皇家的福?    云卿只是摆了标准的笑脸,并没有接话。    “县主,等空闲了,我让几个孙女多走动走动,几个小姐妹聚聚。你说可好?”那位叔祖母瞧着云卿并不接她的话,只能自说自的。    众人面色各异地观察着云卿。    说这话,还不是在打自己的主意。云卿笑了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县主,叔祖母这可是递了话的。老jiejie,都是一家人,姐妹之间还是应该多多走动,你说是与不是?”转头对着老太太。    老太太自然是应了,可惜,这里还没有能做云卿主的。    “姐妹之间自然是应当多多相处。不过孙女喜静,不喜闹。”云卿淡笑着。    原本攒着兴头往前的人,都蔫了。说说实话,云卿现在可是炙手可热,得天独厚。    淮国公是她外公;亲封的福嘉县主,和皇室沾边;有俸禄,产业赚钱。    简直就是个香饽饽!吧唧,吧唧。    “县主过了年也九岁了吧?”其中一个福相的妇人笑眯眯地问着。    老太太点点头,过了年就九个年头了。    “老夫人,我娘家有个侄儿,今年十二。聪慧睿智,长得也俊。两人站一起,可不就像菩萨的坐前童子?”妇人喜上眉梢。    “我也是看县主喜欢,若老夫人有意,我把那孩子带过来,给您掌掌眼。”老人家说着。    这也太卡哇伊了吧,太子殿下说这事,已经够离谱了,又来?    是不是秀逗了,才八岁好吧。云卿果断承认自己被雷炸了。    “嫂子说的,可是吏部尚书沈大人的嫡次子,沈君琢公子。”莫氏似是惊疑地问。    “正是呢,我堂哥的嫡次子,小小您年纪就才名远播。老夫人您看呢?”妇人一直打量着云卿不停,好像越看越喜欢似的。    云卿一直淡淡的,好像在说的人,不是自己。    沈君琢,男,十二岁。礼部尚书嫡次子,当选京中十大好夫婿。五岁作诗能赋,七岁才名远扬,颜好。    但,京都十大夫婿中,有四个是云卿哥哥,第一名的雍亲王是断袖,不提。    沈君琢是圆是扁,她不知道,虽然有外公在,但云卿还是有点紧张。    若老太太真把她随意嫁了,真是没地儿哭去,这样外公也管不着的。    旁边几个比云卿年纪大些的女孩子,都十分羡慕又怨恨地看着云卿。    沈君琢,那样一个仙儿似的人物,白白地还任云卿挑了。    京中多少年龄相仿的府中,都向沈夫人探了消息,就是定国公府也不例外。    只是通通被拒绝了,说是年纪太小,不议亲。    “若是好的,自然是好。”老太太含糊其辞地说了一句。    众人忘了,她可没有忘记,皇帝亲封的县主,为何加上‘福嘉’二字为封号。    若好,温家现成的四个翩翩公子就在那摆着,再好,能好到哪里?    以淮国公的性子,本来就舍不得云卿受委屈,若真议亲,指不定是温家那个孩子呢!    大雨过后,清河郡王妃也从淮国公府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