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那座城_第一卷:河边那座城_第二十二章震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河边那座城_第二十二章震撼 (第2/3页)

回答,而是打开随身带的一台笔记本电脑,找到一个“东方艺术学院接受社会捐赠登记表”的页面,然后转过电脑屏幕给王光辉看:你看看,我们收到的社会捐助,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没有挪用一分钱。

    王光辉笑了:我还想问问,你们收到捐款之后,怎么管理啊?

    安娜又在电脑上调出了标题为“东方艺术学院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页面,介绍说:我们是一所民办学校,按理说,学校收到的社会捐赠款物都归学校投资者所有,也就是归向院长个人所有。但是,向院长用这些钱成立了助学基金,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员会机构,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则。并且,同时成立了基金财务审计委员会,每年定期检查审计助学基金的使用情况,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审计报告。重点是,这个财务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没有一个本校人员,都是由外部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

    “是这样的啊?”王光辉被震撼了,“安娜,你们向院长,真是小女子、大胸怀,不得了的啊!”

    “对呀,对呀,王老板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啊。”安娜在电脑上重新回到了“社会捐赠登记表”的页面,“你看,有不少的捐助者,都是多次捐款的。第一次捐款是因为认同助学基金的用途;第二次捐款呢,是因为认可我们对助学基金的管理方式。从开始的‘认同’到后来的‘认可’,产生了信任。”

    “啊呀呀,难怪市委宣传部,要把你们向院长当作手心里的宝,她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也可算得上是一个珍稀动物了。”王光辉感叹着,“我要是早知道这些情况,那也会捐些银子的。”

    安娜不解:为什么?现在知道晚了吗?

    王光辉面有难色:也不是早和晚的问题,只是因为我们的拆迁公司与你们学院之间,存在着冲突。这种微妙的关系,你懂的啊。

    安娜又做了个鬼脸:王老板,我们可没有指望你的捐款啊。倘若你真的要捐款,那我们还要想一想,你是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什么?”王光辉做出要用手指弹她额头的动作。

    “对不起,我说错了。”安娜装作躲闪,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王光辉坐在会场里,思想开始漫游了:原本是想通过接近向兰,进而搞清楚要拨掉东方艺术学院这个“钉子户”该从哪里下手,谁料自己竟然被向兰“震”到了。在拆迁项目所有难对付的钉子户当中,也许就数这一硬一软了:硬的是“红三代”;软的是向兰。对“硬钉子”潘红军,别无选择,只能硬碰硬、你比他更硬才能战胜他;对“软钉子”向兰,能有什么办法呢?硬办法下不了手,软办法没地方下手。

    他在心里做了几种假设——

    一是通过上层路线做通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的工作,同意东方艺术学院迁出本市。这个办法不会“伤筋动骨”,但官场阻力很大,因为搬迁问题与某些官员的政绩和面子有关,所以将会演变成为一场持久战,我一个民营企业耗不起。

    二是找到向兰的弱点,对向兰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迫使她自己决定搬迁。这种办法在理论上是最有可行性的,但问题在于向兰就像一个完美女神,至少目前还不知她的弱点在哪里。更大的问题是,王光辉对向兰颇有好感,因此不忍心出手。

    三是放弃这个拆迁项目,终止合同并承担违约金,但这将给拆迁公司造成商誉方面的硬伤,也会给他王光辉本人的社会声誉造成不小的损害。当然,这种选择也不符合他王光辉的性格逻辑呀。

    唉,难呐,向兰、向兰,好叫人为难。

    王光辉左思右想、反复权衡,最终还是在心里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于是,他对身旁的田力低声耳语:我对向兰出不了手,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去想办法,悄悄地调查向兰的个人情况,看看能不能抓到她的什么把柄,懂了吗?

    田力:悄悄的?好,我懂了。

    王光辉再次强调说:记住,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田力:请老板放心。

    安娜坐在王光辉的另一边,她拍拍王光辉的肩膀说:喂,你们两个大老爷们,怎么也像女人似的说悄悄话?

    王光辉故作神秘:我们男人之间一样也有秘密的啊,你想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吗?

    安娜装作不在乎:你爱说不说,我也不稀罕。

    王光辉灵机一动:安娜,其实我们刚才是在说你,请你不要生气好吧?

    “什么?你们说我什么了?快告诉我,我可以不生气。”

    “刚才我对田力说,你安娜是个好姑娘,我要田力追求你,你说,你给不给他机会呀?”

    “啊?你们刚才说这个?”安娜信以为真,脸上突然现出了红潮。

    正当安娜心神不宁之际,她的手机震动起来。她轻声地接听电话:喂,我在开会,什么事?哦,华新社的人?在哪?好,我马上来。

    接完电话,安娜轻声对王光辉说:王老板,办公室说是华新社的人来了,我要去看看。要不,你跟我一起去?

    王光辉:好的,走吧。

    他们来到向兰的办公室里时,看见“华新社的人”在喝着茶——这是一位模样25岁左右的性感美女。

    办公室的人向安娜介绍时,安娜还以为自己搞错了,特意问:这位,华新社的?

    那人与安娜握过手之后,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安娜看着名片,嘴里念出来:画刊编务部,杜红编辑。请问,杜红编辑,你今天的来意是——

    杜红稍有不悦地说:我先前已经向你们学校的人说过3次了,我是特意来与向兰院长谈事情的。

    安娜给杜红递上自己的名片说:我是院长助理,接待你,是我的职责。

    杜红看了安娜的名片:哦,原来是院长助理,安娜,幸会。对不起,刚才在你之前,有三位你的同事问过我的来意。

    安娜:这就对了呀,我们院长交代过,凡是记者来采访她的,一概不见。因此,我们都想首先搞清楚你的来意。

    杜红笑了:难怪,幸好我不是来采访的,否则就要被你轰出去了吧?

    安娜:轰出去倒是不敢,但至少不能让我们院长为难吧。

    安娜发现王光辉一直在观察杜红,她就向杜红介绍说:杜大编辑,你若想采访,可以采访这位大企业家,王光辉董事长。

    杜红给王光辉递上名片:幸会,王老板,请多关照。

    王光辉:幸会,幸会。

    田力马上给杜红递上了王光辉的名片说:这是王老板的名片。

    杜红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