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钱我来出 (第2/2页)
我估计,年初日军就会采取军事行动,长城之战很快就会打响,这一点毋容置疑。 就是不知道政府方面的策略能不能改变,令人很担忧啊。 如果让我判断,政府若还不停止国内各方混战,号召全国一致抗战,则河北一地百分百不保。 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地处北平甚至河北的所有大、中、小学校,尽量往此地转移。 尽管这里是不毛之地,条件差一些,可有一样是别的地方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北方抗日军会坚决阻击日军进犯,长城以北之地,凡是我军的防区,一寸土也不能让小日本得到。 虽然说北方抗日军实力差一些,与日军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日本军队在北方抗日军手底下吃过大亏,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他们轻易也不敢犯境。 诸位也应该知道,在东北大片的区域都是无人区,运输很困难,日本军队若进攻北方抗日军,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光是后勤保障这一项,呵呵,就够日本军队受的。 如果要问,现在全国哪里最安全? 我可以负责地说,唯有此地最安全。 另外,如果北平的几所大学落户北地,我们北方抗日政府将负担所有的费用,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无后顾之忧,只管教学和科研。 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绝对离不开教育,缺了谁的,也不能缺花费在教育上的钱,北方抗日军政府认为,教育这个钱花的非常值!” 尼玛,这家伙的话极具煽动性,由不得众人不感动。
这个时代,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不多,有这种见识的人也不多,梅贻琦、蒋梦麟都感觉找到了知音。 “缺谁的,也不能缺花在教育上的钱,封主席有这等见识,真是民族之福啊。可惜,世人明白这种道理的不多啊。”李博士深有感触地说。 其实,北方政府负责出资办学,这句话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如今北平的几所大学日子很难过,资金捉襟见肘,有人掏钱办学,这等好事打着灯笼没处找啊。 果然,封天的话刚刚结束,在场的人无不惊喜万分。 封天这家伙贼啊,作为后世人,能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吗? 所以,他抛出一个大大的诱饵,吸引这些教育家们落户北地。 果然,梅贻琦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河北真的不保,说不得清华必须向北转移。 虽说北地艰苦,可封主席早已经判断,日军会把战火燃烧到中原,哪里都不安全啊,总不能让我们的学子们沦落为亡国奴吧?” 梅贻琦的清华开了头,蒋梦麟也坐不住了,接口说:“北大也要考虑转移校址这个问题,只有一年的时间啊,的确很紧张啊。” 封天当然知道趁热打铁的道理,说:“如果各位有这个打算,趁现在已经来到了此地,不如借机考察一下校址。 诸位若是选择好校址,今年政府将全力建设学校,以保障秋季按时让学子们开学。 各所大学学校的位置,我建议放在包头,那里是大后方,有北方抗日军的防空部队和空军的保护,就连日军的轰炸机都不可能威胁到那个位置。” 梅贻琦和蒋梦麟都知道包头的位置的确很靠后,如果日军能够打到包头,那说明北方抗日军也差不多完蛋了。 对于学校来说,安全还是第一位的,毕竟,外面战火连天,学子们根本无法安心学习。 梅贻琦和蒋梦麟对了一下眼神,征得得了后者的同意,说:“那行,我们一行就先从包头考察。 只是,建设学校这么一大笔巨资,让北方政府掏钱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尤其是现在这关口,北方抗日军正在与日军打仗,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封天赶紧堵住梅贻琦的话:“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我早就说过的,北方抗日军是人民的军队,凡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我们都愿意付出,建设大学北方政府责无旁贷。” 开玩笑,难能因为这点资金把学校放手,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封天想法很多,想的也很远,一旦这些大学落户北地,大概到了明年,封天就打算在中小学实施全面义务教育,没有什么事情比提高民众教育素养更重要的了。 这一次大迁移,奉天原来有一些公立学校,但是,这是不够的,要继续扩大学校建设,同时,鼓励私人办教育。 当然,课本还是要规范。 爱国、民族主义需要从娃娃抓起,不能那般放任自流,不知道爱国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不提倡爱国的政府,是一个下流的政府。所以,从学校开始抓起,培养爱国的一代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