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小女子攻势凌厉 (第1/2页)
九月天高气爽,满目萧杀,街道上树木开始凋零,一阵风卷起漫天黄叶飞舞。整个一上午封天心事重重,虽说来到这一世开局在女人白**的肚皮上,桃花运还算不错,封天的心思却没放在这方面。 美女的确很值得留恋,可马上就要面临九一八事变,封天心中真可谓亚历山大。 想到九一八,封天怒目圆睁,心底里涌出一股杀气。 如果有人此时看到封天的双眼一定会吓一跳的,这家伙眼睛通红,似乎要喷火。 我本男儿, 怎能让胡虏逞凶。 借我三千天兵, 杀他个血流成河! 我欲 封天灭日 再造中华! 尼玛,还三千天兵,现在手里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扯什么鸟蛋。 勇气可嘉,可光靠勇气是不解决问题的。 封天下海经商脱离军界已经有若干年了,身上也沾满了不少铜臭之气。 但是,即将亲临九一八,国仇家恨涌上心头,唤醒了他的本相。 我本军人,外寇入侵,当提枪上马杀他个血流成河,拒敌于国门之外 拒敌于国门之外? 大言不惭啊,你手中有军队吗?你凭什么能阻挡一国之军力 这可不是面对一个班一个排的兵力,单凭封天本身的技能就可以猎杀,面对一国之力有那么简单吗? 想到这个关键的问题,封天顿时收敛了许多,心中暗自嘲弄刚才的幼稚。 拒敌于国门之外显然是天方夜谭,更何况日军本来就驻扎在东北境内,也是条约规定之内的事。 看来还是从长计议吧,要细细策划才是。 封天是军人出身,刚入伍就参加了珍宝岛之战,在他身上从来不缺乏血性。 撇开那些俗人的嘲弄,整个一代人生活简朴,思想很单纯、很爱国,崇尚英雄。 在那个时代,的确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歌星、影星人们或许喜欢,但是,你要问一名小学生或者中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 他会告诉你,我想当科学家、当军人 唯独没有长大后要当演员、歌星的想法。 人们对于这些行业或许喜欢听、喜欢看、喜欢唱,但不崇拜明星。 面对九一八,封天骨子里的军人气概喷薄而出,军人的血性让他杀气腾腾。 对于每一位炎黄子孙来说,九一八无疑是压在心头的一种耻辱,尤其是像封天这种军人出身的人。 先不说封天身为共和国的军人,报国热情和觉悟要比一般人高,从小学开始的学习生涯开始其爱国教育一直贯穿其中,他们这一代人的爱国情cao要比之后的人高的多。 作为一名军人封天对九一八事变的过程有所了解,一万五千人的日军撵着三十万东北军进了关。 尼玛,在这种军事力量对比之下,竟然出现如此结局,简直让人无语啊!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大守备队第二营第三连离开驻地虎石台兵营,以巡视铁路为名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出现在奉天北面约7.5公里处。 在这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称之为“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而驻扎在中方北大营附近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东北军第七旅驻地北大营进攻。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这个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案例就发生在华夏大地上,命令军队不抵抗、挺着等死,这大概是信奉不作不会死的戒律吧?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单方面的杀戮,军事行动很顺利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这一点特别让封天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