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二) (第1/2页)
在基隆商馆,当顾客上门时,伙计不仅会敬烟、敬茶,而且当顾客买的东西多了,时间呆的长了,他们还会敬上西瓜,金乡特产的水果罐头等。在大明不太发达的偏远地区,农村百姓为儿女办喜事购买大量布料时,基隆商馆甚至还会招待酒饭。现在粮食金贵了,有时并不能像以往那样请吃食,但是特色的泡盛罐头、猪rou罐头,遇到喜事还是很大方的送的。有时一笔小买卖赚不回一壶茶钱,他们也绝不敷衍。这些做法,在全球各地的顾客中广为流传。 诸如像今年这样价格不稳定的年份,如当天有顾客以某一价格买回罐头,第二天又来买同样的罐头,如果价格已经提高,基隆商馆仍然会以同样的价格卖给顾客。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承诺,才让基隆商馆获得了极高的顾客回头率。连当时质量要求最高的“官服”制作、官乘马车,有时地方官府衙门,也会交由基隆商馆承担。基隆商馆的定货也极有气势。他们初到大城杭州时,还名不见经传。但晏世轮曾经对负责的掌柜道,要对大家承诺,订货付全款,让杭州原料商人们大为震惊,大大小小的商人纷纷上门洽谈。后来每次出了新货,比如化妆品、肥皂等,各大商会都会首先送往基隆商馆驻杭州办事处,由他们先行挑选,再让其他丝绸商挑选。基隆商馆也利用这种优势和时差,火速将新货运到大明全境,甚至是欧洲,以卖出好价钱。 对于店内的普通掌柜与员工,基隆商馆也坚持优待的原则,按“钱七人三”、“东七西三”、月薪与分红等方式,形成利润均沾的格局。这种种举措在当时的大明,甚至是全世界来讲,都是无人能及,无人敢想的。所以。基隆商馆,永远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代表着最最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时尚风向,成为全世界风靡追捧的对象。而随着基隆商馆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晏世轮的情报网也逐渐的编组各地。还是像最初一样,每设立一个据点,都要派驻从前的老兄弟或者是金乡军军中成长起来的,可靠的,对晏世轮完全服从的人员。到达各处作为负责人。 最开始还好,仅仅是东南亚和马匹、粮食运输路线。但是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基隆商馆的发展已经远超了金乡军的预期规模,于是,普通人,尤其是各地的有商业头脑的普通人大量的涌入到基隆商馆当中。晏世轮不是大善人,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有着深深的含义的。就像最早设立的脱胎于情报司的**部门——特工司。这个部门由于过于神秘,导致就连史可法、汪才枫这些核心骨干都不知道其具体的运作,只知道他们唯一听命于晏世轮,是完全特立独行的部门。从事着“绝对不能说”的各项绝密任务。 晏世轮设立专门的谍报组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比如他非常热衷的“打包”活动。打劫个一般工匠和人员还好说,像孙元化这样国宝级的人物,晏世轮自认为明目张胆的进行,是讨不了好的。还有诸如军事情报之外的情报需求,等等。之前的情报司,其主旨服务对象为军政司,是为了完成正面战场而建立。而这个特工司,顾名思义。特种工作,晏世轮遍阅了情报工作人员手册、克格勃研究等等资料,最终,又是整理出了一份“土洋结合”非专业的。这本让后世人惊为谍报工作理论的祖宗的。其实完全是晏世轮一时的恶趣味,因为特工司的代号,就是“中情局”,然后所有的特工人员,外号都是“西爱”。对于这么拗口的名称,金乡军内第一批被分过来的可靠的弟兄们并没有太排斥。毕竟这是大人想出来,晏大人认为好,那就是好。结果,听起来让人感觉人畜无害的“西爱”们,成了后世无数人的梦魇。 现在全世界上任何一间基隆商馆,无论是各地的总号,还是小小的分号,都在所设“会所”的最里间,设立一个会客室。这个会客室从来不营业,也不对外开放,外界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只有该处真正的负责人到来时,才会在最最隐秘的地方,打开会客室的暗门,进行各地的情报分类汇总、分析,制定对策措施或者是上报的决定。而随着这几年的不断发展,一些基隆商馆,已经具备了十数人的特工规模。这些人有的混迹官场,有的在商馆内部任职,还有的,远在异国他乡。外人绝对看不出他们存在的意义,只有在这间独特的会客室内,他们的作用才显露出来。 用晏世轮的话来说,他们的存在,抵得上千军万马,抵得上金山银山。所以即使所干的工作没人认可,也无法炫耀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他们都依然那么执着的热爱着这份职责,这份荣耀。 所以,依靠着明里、暗里的发展和努力,在各地的基隆商馆,已经成为了金乡军打入全世界的最最前沿,是不折不扣的前哨!所以后世的“西爱”们除了这个土洋结合的名字外,也被人称作“哨兵”。基隆商馆虽然隐秘、揽财,但是还是根基尚浅,尚不能在一场局部战役当中发挥其作用,不过晏世轮相信,随着时间的深入,和不断的发展,基隆商馆,早晚会成长为参天巨物,成为让任何实力都无法窥视的千里眼。 这一次的陕西方面来信,正印证了这一点。之前由于基隆商馆设立受到资金,人员等的限制,只保留了“马匹通道”和“粮货通道”几个大的干线据点,现在金乡军已经不缺银子了,所以晏世轮在半年前已经悄悄的洒下了一批种子,把基隆商馆开在了陕北、川南等地。由于全面性的******,各地的商贸开战并不顺利,但是情报工作还是要持续的,所以这些新开的地方商馆,基本上都是需要总馆不断输血的。 但是,当地的情况忽然间不乐观起来,陕北的这间基隆商馆。在一日“侥幸”截获了一封奏折,商馆掌柜不敢怠慢,按照规定的情报重要等级,直接用快马发到了金乡。交由大人亲自过目。这是一封从延安知府写给崇祯皇上的加急奏折,太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