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的女配(四) (第1/1页)
杨清延不可置信地嗅了嗅那股霸道地窜入鼻尖的浓香,那种难以拒绝的鲜香从鼻腔直窜到头骨,四体百骸,他甚至不用尝都知道,叶林手上的那碗鱼翅捞饭能好吃得他吞掉舌头。 他直勾勾地看着飘着蒸汽的不锈钢锅旁边有条不紊地片着象拔蚌的叶林,那惊喜万分的眼神活像看见了一对儿长了脚的金元宝。 他仿佛有一种预感,在师傅杨贯中死后,杨家又一次运道就要来了。 鱼翅捞饭是松月楼的压轴菜,在松月楼这样的高档酒楼,一盅鱼翅捞饭要价上千是非常高的,客人来这里也不可能只吃这一样,其他配菜酒水零零总总算上去,突破五位数一顿饭轻轻松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道压轴招牌菜的味道变糟糕显得格外难以原谅。 不少老饕客来这里吃饭是只认杨贯中的手艺的,舌头一个个刁钻得很,后来杨贯中病了,他的首席大徒弟杨慕廉接手酒楼,味道也丝毫不差,然而现在杨贯中死了,杨慕廉走了,松月楼的老食客几乎以rou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地流失着。 有些人甚至抱着侥幸的心态想着松月楼会在他们两人之后又出一个厨艺绝妙的主厨,但是一次次糟糕的体验让他们不得不死心,只能到别处去寻找美味。 做了松月楼十几年死忠粉的饕客们选择最后来这里吃一顿告别餐。 “唉,杨老还活着的时候,松月楼是何等人声鼎沸的盛况啊,这家松月楼当时的味道是再正宗不过的,哪想到现在杨老死了,唯一成器的徒弟也走了,这家老招牌也要撑不过去了。”一个富态的老头满脸惋惜地有一搭没一搭地用勺子搅着盘中的酿笋干,对同伴扼腕道。 他们都是见证着松月楼从刚刚开业的小小门面发展到如今的老顾主,看到松月楼如今门庭冷落的样子,心中未免不舍悲戚。 “听说,杨慕廉出走松月楼,是为了一个女人。”一个了解近来杨家情况的人压低了声音说道。 “怎么说?这杨老可待他不薄…”另一个人一脸好奇刚想细问,包厢门就被轻轻扣响。礼貌温和的服务员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鱼翅捞饭到了。” 众人经过多次的失望,此时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期待了,几个人无精打采地转头看了看进来的服务员,她身后一排服务生手上托着整齐码好五份炖盅的雕花托盘。 刚一进门,一阵浓烈的咸香味就窜入他们的鼻尖,就像长了小手一样,勾得他们对服务生手中小小的炖盅心痒难耐。 迎面闻到这霸道的香味,包厢里的人都僵了,随即反应过来,急忙从服务生小姐手上将自己的炖盅接了过来,急切地打开,埋头猛吸了一口鲜香,瞪大了眼问道:“今天的鱼翅捞饭怎么这么香?” 小姑娘解释了一通,说是东家千金来接手松月楼的生意了,她也是杨贯中的徒弟。 那些人哪有时间听她废话,个个饿虎扑食状地拿起旁边一碗白饭就往金灿灿的鱼翅汤中倒去,抓起调羹就囫囵吃了起来。 “哎哟烫死我了!!” “这该死的太好吃了!!” 用温火吊了三天三夜的鸡汤糅合了干贝火腿的鲜甜,鲜气直窜向食客的天灵盖,像发了疯的野马一样在口腔里乱撞。 就算他们活了几十年,吃过那么多地方的鱼翅捞饭,哪有一个比得上这一碗? 之前还在互相哀叹江河日下的松月楼的几人,瞪着一会儿就见底的炖盅,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就算是这家开在市中心的松月楼,鱼翅捞饭作为招牌大菜每日也只准备一百盅,一般也差不多能满足需要,毕竟这价格并不亲民。 杨慕廉走之后,鱼翅捞饭的销售量像跳崖似的锐减,巨大的反差将原本就知道自己的厨艺远远不如大师兄的杨清延打击的有些生活不能自理。 虽然知道杨慕廉一直以来就是师傅最骄傲的徒弟,但是此刻面对如此血淋淋的现实,杨清延还是酸涩不已。
厨房中漫延着的绝妙的香气让他眼眶湿润,没想到一直以来都被师傅责骂的小师妹竟然手艺如此厉害,除了师傅的手艺,他从未品尝过这么霸道的美味,那滋味简直不讲道理,就连他一直难以望其项背的大师兄杨慕廉,也绝对没办法与之匹敌。 想到性情大变的叶林,杨清延酸涩落魄的心情就重新振奋起来,原以为要败在自己手上的松月楼,就在小师妹神迹一般的厨艺之下,以摧枯拉朽之势神奇地挽回了颓势,重新吸引了大片的食客慕名而来。 -------- 松月楼在N市的几处门店开始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每家店招牌菜鱼翅捞饭的需求爆炸一般上涨,尤其是紫峰老店,每天慕名来品尝鱼翅捞饭的顾客预约可以从上午九点一直排到晚上九点,原本以为没了顶梁柱杨慕廉松月楼就必死无疑的看客们无一不惊掉了下巴。 也是,杨家嫡系的弟子原本就只有三个,杨贯中的嫡亲女儿又不成器,唯一的得意门生杨慕廉还因为一个女人出去自立门户了,杨家的做菜绝技就要在嫡系那里断了传承。明眼人都知道杨慕廉心里怨怼杨老非要把他不成器的女儿嫁给他,故意出山开一家廉玉门和松月楼分庭抗礼,不明白的人只觉得杨慕廉活在杨贯中的阴影下已经多年,对杨家的恩义已经还清,也该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拼搏一把了。 谁成想,原本不成器的杨家千金,突然就像开了窍一般,比之她的老子来也不逞多让,甚至做出的东西比杨贯中滋味好上一大截。 传言杨贯中对传人杨慕廉藏私,不肯将杨家核心的厨艺传授给他,却在临死之前把杨家世代相传的菜谱给了女儿杨叶林,这才使得杨叶林的厨艺一夜之间就惊艳非常。这样的传言不胫而走,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华夏美食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