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暗香盈(上) (第1/2页)
太皇太后薨逝,按照礼法,文武百官闻讯翌日便要着素服于祭祀。京城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员们更要在崇文门外行跪拜礼。而在封地的王爷和皇子更要紧急奔丧归来,奕洵的献陵就在长安城的外城中,自然回宫最快。楚怀王姜若昀有奕衡的亲旨不用赶回,越宜王姜若明则在接到消息之后,赶紧带着自己的王妃和禁军快马加鞭往长安城赶,如今已离长安仅一日的距离了。 这一日清早,沈江枫就备好了轿子,预备载父亲沈霆钧一同前往崇文门。 他缓缓走进父亲的丹青堂,见母亲卢清莲正在为他整理衣冠,于是停下脚步恭谨地行了个礼:“父亲大人长乐。” 沈霆钧回过身来看着他,道:“你来了,走吧。” 卢清莲为沈霆钧扣好最后一枚纽扣,眼底满是担忧:“老爷,您一定要去么?您这膝盖……万一出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沈霆钧有些不悦,挑了眉:“你这叫什么话?!太皇太后薨逝乃国之大丧,我若是缺席今日的崇文门祭礼,岂非落下对太皇太后不敬的罪名?” 卢清莲讪讪地低下了头:“可是妾也担心……” 沈江枫机警地上前一步扶住沈霆钧,道:“母亲放心,有儿子在,父亲大人不会有事的。” 卢清莲微微叹了口气,道:“也好,你们父子俩相互照应着。” 沈霆钧摆了摆手,拐着右腿往前边走边道:“行了,别磨蹭了,走吧。” 沈江枫应了声“是”,赶紧跟了上去。 不出一个时辰,崇文门外就跪满了乌压压的所有京官,按照上朝的惯例文官在右,武官在左。沈江枫和沈霆钧便分别跪在了崇文门的左右两边。奕衡特意罢朝三日,下旨命举国上下为太皇太后举行路祭,可谓规模空前。 跪得时间久了,太阳也越升越高,有些畏热的官员不禁在心底暗自叫苦,面上却不敢表现出分毫不悦,只僵着恭谨的表情,一丝不苟地跪着。 沈霆钧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一旁的张玖凌见了,忍不住轻轻碰了碰他的身子,压着声音唤道:“沈大人?沈大人?” 跪在右边的沈江枫见父亲身子不适,正想起身去扶,抬头却见奕衡站在城楼上,不由暗自揪紧了袖口,不敢动弹。沈霆钧听见张玖凌叫他,赶紧打起了万分的精神,又跪直了身子。 张玖凌偏头小觑着他的神色,道:“怎么我看沈兄脸色不大好啊。” 沈霆钧伸手抚了抚膝盖,“唉”地叹了一口气:“膝盖旧伤犯了,不打紧不打紧。” 奕衡看在眼底,朝身后的张承挥了挥手,道:“传沈家父子到建章宫。” “是,大家。(1)”张承即刻应声退下了。 不出片刻,沈霆钧和沈江枫便在张承的指引下匆匆赶往建章宫养心殿。他们轻手轻脚地入内,见奕衡坐在案前,赶紧跪地行礼:“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奕衡抬了抬手,道:“免礼。” 沈霆钧和沈江枫依言起身,不忘道:“谢陛下隆恩。” 奕衡上下打量了沈霆钧一眼,道:“沈将军今日可是身体不适?” 沈霆钧躬身朝前一步,恭谨回道:“启禀陛下,微臣只是膝盖旧伤犯了,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谢陛下关怀。” 奕衡轻轻一笑:“难怪朕刚才在城楼上看你,身子似乎有些跪不安稳,原来是这个由头。” 听见“由头”二字,沈霆钧的心底莫名一紧,赶忙朝奕衡拱了拱手,声音有些发颤:“微臣……微臣不敢对太皇太后不敬,还请陛下明鉴。” “你紧张什么?”奕衡有些失笑,“朕可曾说你这么做是对太皇太后不敬?” 听见奕衡如是说,沈霆钧紧张的心这才稍微松了松。他缓缓呼出一口浊气,道:“是……是微臣多言了,陛下恕罪。” 奕衡绕过桌案朝沈霆钧缓缓走去,每一步都迈得极为稳重,语气也是波澜不兴:“你是为太上皇打下一片天地的老臣,朕当初也征战沙场,知道积年旧伤难以痊愈。你这膝盖上的伤,朕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洋河一战,你为了前来支援朕,在中途被叛军射伤的吧?” 沈霆钧的剑眉微微一锁,一丝喜悦漫上心头:“陛下感铭于心,微臣不胜惶恐。” 奕衡已经慢慢走到了他的身边,不紧不慢道:“那次若没有你的支援,只怕就看不见今日的情形了,朕从未忘记你的功劳。如今你上不了沙场,自然得在家好好养伤。朕即刻派太医署的朱晓由太医为你调养,他的医术高明,是大宁骨伤一科的鼻祖,想必有了他的悉心照料,爱卿膝盖的伤痛能缓解不少。” “陛下……这恐怕于礼不合吧?”沈霆钧带着沈江枫跪了下去,万分诚惶诚恐,“微臣卑微,怎堪陛下对微臣如此关怀。” 奕衡低眉看着身体瑟瑟发抖的他,微微一笑道:“没什么于礼不合的,这是朕亲自下的旨意,难道谁还敢参你一本扰乱尊卑么?你大可放宽心好生调养,才不负朕对你的期许。” 沈霆钧犹疑了片刻,终是道:“微臣……微臣谢陛下隆恩。” 奕衡示意张承将他扶起,笑道:“沈将军不必客气。常言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朕相信能看到你再展雄风的那天。” 沈霆钧站稳了身子,拱手道:“微臣遵旨。” 奕衡轻轻颔首,道:“你们退下吧。” “是。”沈霆钧和沈江枫忙应声退了下去。 三日后,京官只用在家中诵经祭祀,每夜守孝,不必再去崇文门外行跪拜大礼了。越宜王也在第三日清早从京中的府邸赶到了怡宁宫慈安殿,陪着姜渊在殿中守孝跪拜。之后的这些天,都是行到午时三刻,奕洵便从思竹殿往慈安殿去,替换在那儿守了一上午的姜渊和姜若明。 年仅七岁的赵王姜如斌在怡宁宫外的宫道上飞跑着,他瘦小的肩上还停着一只雪白的信鸽。乳母钟娘在他的身后一边追赶,一边朝他的背影大喊着:“赵王殿下!殿下您慢些跑,小心别摔了!” 如斌回过头来朝她挥了挥手,以命令的口吻道:“钟娘你快点,快点!”说完他就朝拐角处跑去。奕洵和孟扶琅正走着,却被突如其来的小小身影唬得不轻。孟扶琅反应迅捷,赶紧挡在了他身前,惊呼一声:“王爷小心!” 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