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炼化阴阳石(上) (第2/2页)
后的准备。 说起来林凡将要对阴阳石的炼化确实是炼制法器翻天印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阴阳石不同于一般的灵石灵物,本身坚硬异常,而且其重无比,非常适合炼制以重量为攻击手段的法印之类的法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都不会选择炼制它。 这种法印类法器通常都是体积巨大,重量惊人,但是一般体质孱弱的法修若以体力驱动根本就使用不了,而若以法力驱动又相当消耗法力,受本身法力所限,一般低阶修士法力根本不够驱动它,而高阶修士又不屑使用它。 至于体修,通常也不会选择法印类法器,因为比起这类法器,他们更喜欢巨剑一类的劈砍类法器,不但重量合适,使用起来也灵巧得多。 再加上这类法器攻击威力虽然巨大,但是攻击速度过慢,敌人很容易就躲过去了,所以实用性很差,也正因为如此原因,法印类法器成为法器中最鸡肋的一种,而这块阴阳石也就没有了它的用武之地,才会被当做装饰雕像,放在天宫的广场上,受万人瞻仰。 但是作为法印类法器,还是有它的优点的,至少炼制起来就很容易,只要对材料做简单的炼化,去掉其中的杂质,稍加雕琢就行了。 魂海中,林凡将身体的控制权交给了轩辕老人,后者也不客气,直接将神识入主林凡的法体,并且按照《聚灵诀》的经脉路线运功一周天,让神识完全适应林凡的身体和法力后,这才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面前的庞然大物,将法力运至双掌,隔空打向阴阳石。 法力接触到阴阳石表面,并没有深入进去,而是逐渐扩散开来,在阴阳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灵膜,将整个阴阳石包裹起来。
林凡在魂海中透过神识继续观察老人的动作,毕竟如此近距离观察元婴期修士亲手炼制法器的机会也许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不好好观摩一下,岂不是太可惜了。 再说轩辕老人,不住的将法力注入阴阳石的灵膜内,灵膜的厚度也开始慢慢增加,颜色也从之前的无色透明变成了淡淡的粉红色,可是灵膜内的阴阳石却没有变化,依旧黑的如夜白的如昼。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三天,到第四天里,阴阳石终于发生了变化。只见雕像的边缘处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而且随着雕像慢慢的融化,体积也在收缩。对,是“收缩”,而不是“变小”,林凡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整个阴阳石的雕像的体积缩小了许多,而不是因为融化而变小。 第七天,阴阳石雕像已经变成只有原来的一半大小了,而融化也还在继续,雕像的脚下已经堆满了从雕像表面流下来的水滴状阴阳石颗粒。说也奇怪,这些水滴状阴阳石颗粒无论从雕像的哪个部分滴落或者流下的,居然每一个都是黑白分明的颜色。这还不算,就连缩小了一半的雕像也还保持着原来的形状,一只赑屃趴在一个石座上,黑色的赑屃,白色的台座。 为了怕打扰到轩辕老人炼化阴阳石,林凡也不敢动问,只是好奇的继续关注着雕像的变化。 第十四天,阴阳石的雕像已经变成了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小,由于体积的变化过大,以至于包裹着它的灵膜已经变得不再透明了,林凡已经看不清楚雕像的模样了,不过模糊间林凡知道雕像的形状还是没有变化,而且棱角似乎比以前更加鲜明了。 第二十八天,林凡已经不记得虎头蝎是第几次向丹田气海输送法力了,就连轩辕老人也早已经开始从林凡的储物袋中取出灵石开始吸收它的灵力了。虽然林凡此时没有身体的控制权,但是仍能明显感觉到气海法力的枯竭,因为他还发现轩辕老人每天都会运转《聚灵诀》心法一到两个周天,来补充法力的消耗,不但如此,不眠不休的状况让林凡觉得轩辕老人的精神状态也开始萎靡,因此他更不敢打扰轩辕老人。 又过了七天,炼化阴阳石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了,阴阳石也已经变成只有半米左右大小了。林凡感觉到轩辕老人用神识通知了东方老人,让东方老人从旁相助,阴阳石雕像也晃了几晃从地面上腾空而起,漂浮在了半空中,而且缓慢的开始转动,包裹着它的灵膜也不知道是由于轩辕老人法力消耗过巨的原因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开始变得稀薄起来,隐隐有恢复刚开始时厚度的趋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