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张力,他们说这词与你没有关系? (第2/2页)
我只能呵呵了 顾有风和陈正cao看了张力一眼,却见他脸上哪有半分羞愧之色 在此时,书房外传来的脚步声,那重重的官靴声音,一听便知,来人 正是礼部尚书徐光启 先前张力与徐光启在南京时有过一面之缘,此刻徐光启进入书房之后,谁也不管,竟然直接盯着张力 张力连忙躬身一揖,朗声道:徐大人有礼了 徐光启微微颔首,举人身份不管对方官多么大,都不用跪拜,这张力也算是不卑不亢。 徐光启坐到太师椅上,扫了众人一眼之后,目光还是落在张力身上:先前本官在外面听见他们在议论人生若只如初见 戴健本来见徐光启进来以后对自己不理不睬,而是只对那个山东举人感兴趣,心里有些不舒服。 此刻他见徐光启提起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立刻有如打了鸡血一般,高声道:徐大人容禀,这诗词是我等四人在议论,与这小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力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唉,有些人呐,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徐光启先前说话被打断,心里有些不高兴,这实在是非常失礼的表现,不过一听到戴健说的话,不禁愣住了 徐光启面露疑惑之色,看了张力一眼,道:张力,他们说这词与你没有关系 张力二字从徐光启口中说出的时候,众人异口同声一声惊呼:啊 顾有风不可思议地看着张力,颤声道:这位这位兄台,你你是张力
张力微微颔首,笑而不语。 戴健仿佛吃了一个苍蝇一样,连腾地一下红了,口中喃喃地道:不不可能 张力笑着对戴健道:戴公子刚才品论在下的诗词,在下只好洗耳恭听,虚心接受意见,又怎敢自吹自擂 顿了一顿,张力接着道:呃,忘记告诉戴公子,在下确实在南京开了一家医馆,不过在下乃是如假包换的山东人。 你戴健一口气没有顺上来,只觉得顿时一阵天旋地转,差一屁股跌倒在地了 这时陈正cao走上前来,对张力躬身一揖道:张兄大才,在下有眼不识泰山,让张兄笑话了 顾有风也同样对张力施了一礼,语调中带着几分激动:先前山东会馆中疯传此词,惊为天人,却不知道原来张兄乃是我山东的举人,我我回去给同乡们说去 张力摆了摆手,淡然道:顾兄无需如此,诗词终究是支流末节,科举才是正途。 这话一落地,徐光启微微颔首道:说得好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他日必成大器。 张力拱手一礼,连连道:徐大人谬赞了 这几人都是怀着同等请教的心思,徐光启又岂会不知说起来陈、顾二人也是退休官员子弟,虽比不得那戴健,也算是官宦人家。 由于会试试题按惯例一般是内阁次辅出题,礼部尚书呢,有可能会参与期间,但也有可能不会。 反正今科会试出题,乃是次辅温体仁一手包办的,徐光启并没有参与。 徐光启侧面透露出自己并未参与出题以后,众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不过面上却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依旧请教了许多四书五经的学问, 众人走后,徐光启又将张力留了下来。 张力八股文什么水平,原本徐光启一问便知。但是现在恩科在即,徐光启为了避嫌,却也不好直接相问,而张力则是很巧妙的藏拙,只问不答。 到了最后,张力甚至完全偏了题,问了不少关于西洋技术的问题,这让徐光启感到颇为讶异。 毕竟第一次见面,张力也不好久待,不多时便告辞而出。 张力和一直等在外面的高元良打了声招呼,便往家中走去。 徐光启这条线算是搭上了,以后对自己帮助肯定很大。 今天去的主要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不过结果还是有些失望,出题之人是温大人,而不是徐大人。 这温体仁也是崇祯朝的风云人物,后世也是上了jianian臣传的。 只是明末这些自诩为正人君子的东林党人,也不见得比温体仁强多少。 恩科考试时间一天天临近,自己必须加快行动才行,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考上,否则若晨那边未完待续。~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