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金国能不能投? (第1/2页)
随着团山堡各项规章制度有序地实施起来,张力渐渐地轻松了一些。@@, 军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只能一步步慢慢来。 这天晌午,结束议事吃过午饭以后,张力回到了巡抚府内宅。 现在团山堡议事都是安排在每日的上午,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嘛,下午和晚上张力一般比较清闲。 内宅中张力的房间西边院子里新修了一处花厅,没事儿的时候张力就可以在花厅里休憩。 张力刚来到花厅坐下,立刻就有一名教导队员拿着一封密信走了过来。 张力不由得有些诧异,因为这名教导队员是日月阁中的老人,负责和徐静萍之间的联系。 张力心揪了起来,难道京师出事了? 那人来到花厅送完信之后张力就打发他下去了,拆开密信一看,张力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日月阁的幕后靠山,刘太妃,薨了! 思索片刻之后,张力紧皱着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以前日月阁的宗旨是调查红丸案,然则那些陈年旧事,就算调查清楚了,又有多少意义呢? 多半还是刘太妃为了解开她自己心中的怀疑吧? 如今刘太妃突然病逝,日月阁顿时失去了方向。 静萍妹子来信问我怎么办,她自己有了急流勇退,解散日月阁的想法。 解散日月阁? 张力摇了摇头。眼睛眯了起来。 日月阁在全国各个行省都有分舵,甚至有些分舵开到了国外。这是多么好的资源啊! 改造! 改造成情报部门! 本少爷要争霸天下,情报必不可少。 孑然那边只是斥候。主要是军事情报,而日月阁可以全方位地获取政治、经济、民生等等各种情报,这对自己将来的决策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想到此,张力心中立刻作出了决断。 张力起身,从花厅离开,径直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来到书桌跟前,张力研磨好了墨汁之后,开始提笔给静萍写信。 日月阁是一定不能解散,不过需要精简。 孑然一身之人不要了。必须有家有室之人--家人全部迁到团山堡。 家人本少爷帮他们养了。 一直到这封信写完,张力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一晃十数日过去,这天团山堡议事大厅中一众文武济济一堂,不过整个大厅却针落可闻,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祖大寿,昨日进入了宁远卫城。 还有一个人也来了,蓟辽总督傅宗龙。 傅大人完整的官衔是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门、辽东、保定军务。 傅总督一纸命令,要宁远巡抚张力去宁远卫城议事。 此刻众将一言不发。张力也神情肃穆,紧张地思索着对策。 这些天通过完整的情报收集,自己渐渐对辽西将门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先前一些肤浅的想法得到了纠正。 辽西将门这帮人与唐末藩镇并不一样。 唐末的藩镇等同于割据。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后梁的朱温,后唐的李克用这些人可以与‘土皇帝‘直接划等号。 但明末的辽西将门不是。 你要割据就必须治下有税赋,支持‘国家机器‘的运作才行。 在明末割据辽东?只能‘呵呵‘了。 辽东了--养不起兵呐! 辽东真实的战兵在十万左右,纸面兵力有二十余万。 辽西将门的老大祖大寿并不反对朝廷。也没什么‘贰心‘,他只管要钱。 朝廷给兵饷。辽西将门继续守辽东,仅此而已。 张力喝了一口茶水,扫视众人一眼,大伙儿依然愁眉紧锁。 张力摸了摸鼻子,开始盘算起来。 那崇祯说祖大寿跋扈,这事儿就也不好说。 颇有点‘委员长‘直接给淮海战役下军令那么点意思,祖大寿是不听呢,还是不听呢? 恐怕对于隔空指挥,就算自己那也是不会听的! 然则祖大寿第一大罪,所谓的‘不听宣‘,这事儿也是事出有因,根子还在圆嘟嘟被杀那里。 崇祯二年祖大寿跟随圆嘟嘟勤王,亲眼见到圆嘟嘟被抓了凌迟处死。 这事对祖大寿打击极大,圆嘟嘟一被抓,他就立刻带兵闪人--哪个二愣子爱勤王自个儿勤去,大爷我不伺候。 对于祖大寿为首的辽西将门,与其说是他们跋扈,不如说是崇祯无能。 崇祯可以撤他们的职,但是恐怕一动职位,他们立刻就要投降后金。 除了辽西将门,大明朝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去守辽东了。 想明白这一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